天天百科

专家:是时候告别“无地产不康养”模式了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康养小镇、康养小区、养老社区……近年来,各类养老、康养定位的房地产项目在各地颇为流行。不过,在近日举行的一场论坛中,国家发改委中国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乔润令提醒,以地产模式发展康养产业为地方经济创造当下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应予警惕。

乔润令是在12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攀枝花康养民宿产业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该论坛是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的分论坛,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办。由于攀枝花市近年来聚力发展康养产业,在这里的举办的这个论坛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出席。

乔润令在论坛上发言。吕晓虎/摄

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高、投入大、周期长,因此康养项目的发展常常需要一定的房地产项目来平衡资金。同时,房地产对财政收入、GDP的贡献大,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康养地产模式。乔润令说,地产化的康养开发模式对于吸引大批资金和专业化公司的进入、提升设施和配套的档次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以地产模式来发展康养产业,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乔润令说,比如以康养基地等为名目的造城运动盛行,所产生的缺产业、缺体验、缺配套的空置康养综合体,浪费了土地资源。有的干脆就是打着康养的名义圈地盖房子,挂羊头卖狗肉,以至于承诺的配套根本就没有兑现,引发大量纠纷。

“一说康养,先谈土地。”乔润令说,“动辄几十亿的投资,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入,抑制了个性化、小规模、多样化的康养模式的发展空间,也导致少有企业潜心开发康养产品,研究拓展养老服务。

“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康养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乔润令认为,要重新定义“无地产不康养”的模式,避免基础设施过度配置、抬高产业进入门槛而阻碍了普通大众的康养消费需求,合适耐用、功能齐全、价格可接收才是标准。

“地产模式已不可持续。”乔润令说,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对康养体验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只有依托多样化的产业业态和医疗体系、体验化的产品销售、个性化的服务、付费可承受的配套设施等,才能发展好康养产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如果觉得《专家:是时候告别“无地产不康养”模式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