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人都渴望得到健康(但你懂它吗)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健康作为反映一个人状态的形容词,如同我们的身体一样太熟悉、太亲切了,如间我们的亲人一样,让我们终身关注。熟归熟,但我们真的懂它吗?

古往今天,懂它的人并不多,最透彻的怕只有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这是老子送他的学生孔子于黄河之滨,劝慰孔子的话,却道出了人健康生活的根本。健康是人状态的一种平衡,人的状态受外界的影响,对外界影响的反应,便是人的七情六欲,这七情六欲让我们的心处于一个躁动状态而难以平衡,因而健康就会受到威胁了。老子相传活过百岁,在西周及春秋时秋时期,是一般人都达不到的高度。

强壮并不等于健康,这是人的常识。健康的人,不但身体健全,心理精神更是保持着一个最佳的理想状态。那么要达到这个状态,老子用了一“道”来说明,对“道”的解释是“道法自然”。这是如同武功秘籍中的“心法”,“心法”对了健康才真实可期可得,“心法”如果错了去找健康,健康便如那水中月和镜中花。

现代人都明白健康的含义,健康从字面上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就是先有健,而后才是康。除开先天因素,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我们的身体便在疾病与康复之平衡着。与健康相对的便是疾病,疾病摧残着我们的健康,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可以说只要我们的状态不处于健康状态,就是病人。

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容光焕发,更是指精神状态的神采奕奕,而精神思想的健康则是我们健康的源头。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更是指出人类健康的根本在于修心养性。现代所谓的养生馆及康养中心,正是如同捕风捉影。健康不是你做做操,打太极和吃养生食品,搞个养生理疗就可以得到的。

人生疾病先从精神状态开始,中医理论上将人的喜怒哀乐与人的五脏六腑相关联,相应的情和欲不加以节制必会导致人体生理状态的失衡,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的损伤和机体损害。精神状态的稳定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如同我们的心脏,必须稳定在一个一张一弛的健康的节奏范围内。

健康的精神状态,必须要有健康人生生活理念。试想你贪婪成性,欲无止境,即便你位及人王,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不是病亡,想活万岁简直是痴心妄想。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说我们的健康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和思想上出现了问题。老子的思想精华告诉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便是源于的意思,整句的意思不难理解。老子李耳的成就之所以无人能及,完全因为他登峰造极的探索思想,万事都要找个源头,找出真正的真相。求得健康的答案就在这句话里。我们追根究底是生于自然,最终也将死于自然,一切受制于自然。你脾气暴躁,自然会因此而限制你的能力,长期的暴脾气自然会损伤你的健康,无论吃多少养生大补汤和药都养不出一个健康的身体。

健康是阳光下的一片翠绿,是山泉叮咚声中渗人心的一丝清甜,是春天返绿的小草,是夏夜低唱的虫鸣。快乐常存心菲,浩气集于一身,如小鱼嬉于细石,如青松立于悬崖。

如果觉得《人人都渴望得到健康(但你懂它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