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宝宝湿气重怎么调理(湿气重避免吃什么食物)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祛湿是健康的关键,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如此。中医认为,给宝宝祛湿能够调节身体各方面平衡,提高免疫力。只是,祛湿的方法有哪些?吃什么食物能帮宝宝祛除湿症呢?

对于很多家里有宝宝的宝妈来说,夏季炎热的天气加上宝宝挑食厌食真可谓给育儿增加了几分挑战。

其实夏季宝宝出现的问题多与体内湿气重有很大关系,排出宝宝体内的湿气可以让科学育儿事半功倍。

室内多通风,保持干燥

我们常说的湿气可以分为 " 外湿 " 和 " 内湿 "。特别是处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外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天气潮湿或因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当人体长期处于外部湿气比较重的环境中,湿邪就会入侵体内形成内湿。根本上排出内湿首先要祛外湿。

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仍保持通风,室内多抽湿。

特别是阴雨季节,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空调祛湿,让室内保持干爽。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和感染湿气是很有帮助!

同时夏季换洗的衣物尽量在户外晒干别放到家里阴干,同时宝宝在避暑的同时也要做好保暖,特别是睡觉的时候不要着凉。

多运动排湿气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也是运动排汗排湿最好的季节。夏季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

虽然夏季炎热,但也要保证宝宝每天的运动量,早晚凉爽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多做户外运动。宝宝运动出汗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

同时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毛孔打开也可以有效的排出体内的湿气。

但在运动锻炼过程出汗过多时,可适当给宝宝饮用绿豆盐水汤,或者温开水。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宝宝着凉。

如何饮食避免湿气重?

1.少吃凉性食物海鲜冷饮等

中国有句古话叫病从口入,不当的饮食也是湿气的主要来源。

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宝宝要少吃冷饮、甜食、冰棍、海鲜等,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温热的食物,减少湿病之源。

家长在做菜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些姜片,姜是温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适当让宝宝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红小豆类食物,对预防宝宝湿症有很大帮助。

另外,夏季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

宝宝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2、巧喝祛湿汤

如果宝宝是属于内湿型,妈妈不妨选用淮山、苡仁、扁豆、玉米等既有祛湿又有健脾功效的材料给宝宝煲祛湿汤。在饮祛湿汤前,还要分清湿的性质是 " 寒湿 " 还是 " 湿热 ",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

寒湿的宝宝舌苔白、腻、厚,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样的室温下,比别人易感到冷,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

湿久困于体内,就会郁久化热,变成了湿热。湿热的宝宝舌苔黄、厚、腻,口干苦,大便烂黏腻,小便黄。寒湿者喝祛湿汤,可选用草豆蔻 10 克、扁豆 30 克、玉米 100 克、茯苓 50 克、高良姜 15 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来温阳化湿。

湿热者可选用扁豆30克加溪黄草 30 克、土茯苓 30 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有很好的祛湿、清热的功效。了解宝宝湿热体质类型才能更好的帮助宝宝祛除体内的湿气。

如果家里宝宝出现长期困倦嗜睡、胃口差挑食厌食、大便黏糊不成形、睡觉爱流口水、舌苔发黄厚腻有口气、畏寒怕冷手脚发凉等情况,家长们就要注意宝宝可能是体内湿气太重了,建议尝试一下上面的几种排湿方法哦。

如果觉得《宝宝湿气重怎么调理(湿气重避免吃什么食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