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清宫廷是怎么吃饭的(溥仪:皇帝不靠御膳房)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民以食为天,皇帝虽贵为天子,从科学上来说,他还是个人,还是得食人间烟火,该吃的饭还是得吃,爱做的事情还是会做。那清宫廷里是怎么吃饭的呢?是不是像我们平时上馆子那样,就等着御膳房上菜呢?在我们一般的印象里,御膳房就是皇宫里负责餐饮的机构,为什么溥仪说皇帝吃饭不靠御膳房呢?

现在我们一般一天吃三顿饭,也开始有人吃四顿五顿的,比如很多幼儿园就是这样的。在以前,平常人一天有两顿吃就很不错了。对于皇宫来说显然可以任性很多,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在清宫廷里吃饭并没有所谓的固定时间与餐数,完全是由皇帝决定的,完全靠皇帝本身的自律性。皇帝只要说一声“传膳”,皇帝跟前的太监就会向养心殿的太监传话,养心殿的太监再向御膳房的太监传话,声波毕竟跑得比人快。御膳房的太监一听到指令,立马组织人力,由几十人组成像挑嫁妆一样的队伍,把菜抬到皇帝所在的地方。雍正皇帝之后,皇帝一般在养心殿东暖阁吃饭,因为皇帝常在养心殿办公。

为什么御膳房的太监一听到“传膳”的旨意之后就能够马上“送外卖”呢?皇帝既然有随时叫餐的可能,那御膳房自然也得做好随时送餐的准备,要不然轻则挨板子,重则要命,在清宫里打死太监那是寻常事。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做菜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是现炒的快餐都要不少的时间,更何况硬菜、大菜。于是,太监就提前半天到一天做好饭菜,煨在火上。对于口感挑剔的人来说,这些过了火候的菜是不好吃的。但先不管好吃不好吃,总得先应付皇帝“传膳”的旨意,下一个问题留给下一步解决。

御膳房送来的饭菜可不少,菜是三桌,点心、米饭、粥又是三桌,还有一桌咸菜。每个菜碟那里都有一个银牌,用来防备下毒的。而且每道菜都先经过一个太监试吃,叫“尝膳”,同样是为了提防有人下毒的措施。这些尝过的菜摆好后,一个太监喊一声“打碗盖”,然后其他太监立刻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之后皇帝就可以用膳了。

这样的排场其实不算大,像慈禧太后的菜数量一般都在一百种左右,需要六张桌才能摆完。到了隆裕太后的时期,隆裕太后也继承了这样的排场。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绪皇帝的亲表姐兼皇后,够资格摆谱。相对来说,溥仪作为皇帝的排场要小一点,一般也就三十个菜左右。这里有一份溥仪的“早膳”菜单,大家可以从菜名感受一下皇帝的饮食。

那么多菜吃得完吗?肯定吃不完。但是该有的排场总是要有的,要不然怎么体现优越的地位呢?溥仪说,单单是他和几位太后太妃一共6个人的伙食,一个月就得用4000斤左右的肉,三百多只鸡鸭,贫困已经限制了我的想象,而众多超越想象的事情总是这样存在着,直到有一天有人在书上或微博告诉你。

菜摆完了,皇帝准备动筷子了,太监因为菜的不好吃准备要挨板子了,然而一切戛然而止了。溥仪说历代的皇帝都不靠这个充饥,这一切只不过是摆摆样子罢了。宫廷内小食堂其实挺多,大食堂一般就是御膳房、光禄寺,而嫔妃们还有她们的小食堂。到了溥仪那个时候,估计是经过了慈禧太后的影响,厉害的大厨都在太后太妃自己的膳房里。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关心,每一顿也会送来二十多个菜,溥仪吃的就是这样的菜,这可比讲究排场的御膳房好吃多了。

如果觉得《清宫廷是怎么吃饭的(溥仪:皇帝不靠御膳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