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身安不如心安 屋宽不如心宽(分享既能修心又能养性的方法)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身心健康成了热门话题。古人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那什么样的方式既能修心又能养性呢?本文大茶经就来分享中国佛教禅宗禅修静坐方法,它既能修心养性,又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健康,还能培育我们的智慧。

佛家的静坐,并非只是我们平常叫的打坐,如现在流行的瑜伽、道家的打坐,都是修身养性。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禅宗禅修静坐,它的初心可截然不同。

首先,在了解静坐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中国佛教禅宗,以及禅修的一些简单知识。毕竟,禅修静坐是禅宗的修行重要法门之一。

中国禅宗,又名佛心宗,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禅宗主要以禅修静坐等修持方式,来培育我们的心灵智慧。但话说回来,并非只有佛家弟子才能用这种方法,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家就也有类似用打坐方法来修身养性。只是禅宗不同的是,它的核心是告诉你要你通过各种方法来培育人的智慧为主要目的。

佛教,也并非是人们认为的神学或玄学,它的创始人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时期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用我们中国话来说,应该叫太子。因为慈悲,看到人世间为生老病死而痛苦,所以发愿修行,来寻找人类的解脱之道。最后,通过禅修苦行等静坐方式在菩提树下证悟,并发现宇宙的“缘起”定律,而后才开始他49年的弘法生涯。

而平常我们尊称的“佛祖”、“佛陀”或“如来”,或许很多人理解有不同。其实,“佛”在古印度的意思是“觉,”就是觉者,是拥有大智大慧修行圆满的意思。所以,佛教根本没有“神”的概念,大多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被误解。(在这里我们因为主要讲禅修静坐修心,所以就不多做介绍。)

什么叫禅修?

禅修,最早出现于古印度,它的意思就是心灵的培育。中国佛教的禅宗,主要以佛教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核心思想,通过“戒、定、慧”无漏三学等方式修行来教导人们,如何培育无上智慧。在“定”学中,我们简单地说,就是修定,练习我们的定力。

中国儒家《大学》有句话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可见,想要修心、安心,修定很重要。那么要如何“修定”呢?我们就可以通过静坐的方式,来懂得如何知止而后定,只要你的定力越来越足,你的身心安稳了,身心清净了,遇到各种烦恼,我们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心来对待你所遇到的困境。那什么是禅修静坐?

什么是静坐,哪一种静坐方式最适合?

顾名思义,静坐就是安静的坐着,闭目思虑,为了达到某种要求,处在一个冥思的状态,或者达到某种意识的境界来安定自己的心,或培育我们的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就能安心的处理你生活中的世事。

佛家的禅修静坐方法五花八门,悟道智慧方式也很多。如佛说的:“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他就有八万四千法门。”且还有顿悟。渐修等。不过在这里,我们只讲禅修静坐的初步认识,只讲“修定。”所以其它的不多讲。作为我们居家的人,在家修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盘腿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坐,它比较适合。

但你千万别认为只是盘腿这么容易,禅修的静坐重要的还有告诉你方法。当然。如果你有一定的心态,或一定方法或功夫,不一定要盘腿,即使静坐你也能培育自身的智慧,因为佛家不同,他的核心思想并不只是修身养性,而是培育正等正觉的大智慧。

感谢阅读分享,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初步理论知识,因为考虑主要讲禅修静坐方便居家人修持,在做佛家的一些文化知识基本忽略。如果有喜欢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下一文开始,专门探讨盘腿打坐,如何让我们一步步的从理论到实践,按佛家的说法就是从见地到功夫,达到既能修身又能安定我们的身心健康!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茶经

如果觉得《身安不如心安 屋宽不如心宽(分享既能修心又能养性的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