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茶文化与道之间的联系

道在中国哲学中被看作最高的修为境界,包含着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的范畴中,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但是,至隋唐时人们渐渐趋于将“三教合一”。因而,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七徒,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例如:在中国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佛教禅宗当中,就吸收了老庄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到宋元明清时,佛教的一大特点便是吸收了儒道,并且倡导宋明新儒学兼收道、佛思想。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是广泛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而形成的净化心灵、洗涤灵魂的修行方式。

茶道中包含茶艺、茶礼、茶境、修道这几个主要内容。其中茶艺是冲泡茶的操作过程的手工技艺,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而茶礼,是冲泡、品茶、饮茶等活动中人们应有的礼仪及行为规范;再者茶境,是在品茶、论茶、赏茶时周围的氛围与环境;最后是修道,这是最高的境界,通过泡茶、品茶、饮茶来达到恰情修性的修行目的。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包含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修道最终要达到养生、恰情、修性的理想效果,这是茶道的终极追求,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华茶道历史悠久,最早有记载的茶道形成于8世纪中叶的中唐时期,其创始人和奠基人为“茶圣”陆羽。通过对中国的饮茶历史研究发现,我国古代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而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道、泡茶法。由此可见,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这三种古老的形式。但是,由于战乱、移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煎茶道和点茶道已经在中国本土消亡了,目前遗留下来的只有唯一的泡茶道。早在唐代,中国就有煎茶道随着日本僧人的东渡逐渐传入日本,其后,点茶道、泡茶道也在宋代及明代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

煎茶茶艺在唐代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有茶人为帝王、宗亲撰写茶书,倡导茶道,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精髓,赋予茶高雅洁净的品性,由此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唐代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同、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煎茶道在中晚唐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历经五代、两宋,至南宋后期逐渐消亡,辉煌灿烂约500年。

点茶道产生的时间比煎茶道要晚,酝酿于唐末五代至11世纪中叶,于北宋时期发展成熟,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形成并逐渐繁荣鼎盛,直至明朝初期。宋代茶人蔡襄、赵估、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在继承前人茶道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点茶茶艺,使饮茶修道的思想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朱权的《茶谱》中就曾有:“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点茶道在中华茶道的历史中影响深远,历时存在约600年,至明朝末期逐渐遗失消亡。

泡茶道形成于16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达到空前的繁荣与鼎盛。对泡茶道的形成与发展有影响和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好、程用宾、罗康,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回忆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这些明清茶人不仅创立了泡茶茶艺,包括搬泡、壶泡和功夫茶三种形式,而且在他们的倡导下,还有了专门泡茶的地方—茶室。泡茶道于近代逐渐衰败,近年来又大有复苏起的迹象。

中国虽然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但是对于中国茶道,世人则知之甚少。反而邻近的日本和韩国的茶道,虽然源于中国,却能将茶道文化发扬光大,并成为他们的一种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

其实早在唐代茶叶就成了日常饮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饮茶,并出现了最早的茶道雏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影响中国和世界茶文化史的人物—陆羽。他总结了自有茶叶记录以来的茶事活动,写出了第一本茶专著—《茶经》。陆羽的《茶经》不论从思想性来说,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至今无人超越,而外国茶道是根本没有条件和陆羽的茶道相比的。在书中,他将茶树比做“嘉木”,认为茶树是有灵性的。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作的《叶嘉传》中更进一步颂扬了茶的品德。由此看出,茶品象征着人的高尚品德。陆羽的《茶经》中还讲道:“茶之为用,味至军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精行俭德”这四个字理是茶道的基本要求。他要求人们通过饮茶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逐渐有意识地纳入“精行俭德”的轨道。“精行“就是精美良好的行为,“俭德”就是要求人们不要浪费世界万物中一切自然物质。唐太宗时期,当时的镇国公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太宗皇帝建议的重要一条就是一切从“俭”,力戒浪费。由于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于是迎来了国富民强的贞观之治。这与陆羽倡导的茶道修为“俭德”不谋而合。以上都说明,茶道早已渗透在中国古代人们生活、行为及思想意识中了。

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内省修行”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茶道通过对茶的品饮和本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感悟,将个人感情融入品茶的情境中,清除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远离尘垢,消除烦恼,在饮茶养生之余,使自已的心灵得到净化,内心得到升华。而对于茶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对于茶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体悟。

如果觉得《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