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你的健康汗知道)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俗话说,“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吃饭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但吃饭不同于运动,不会大量消耗体力,所以基本上不会出汗。凡事都会有例外,有的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冒出大量的汗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许多人年纪轻轻走一段路、爬个楼就一头一脸的汗,很多人即使没有运动,即使是在冬天,也会出汗。身体到底怎么了?

中医认为:出汗多,气虚、脾虚都有可能

5大脾虚症状你要知道

1. 脾胃症状,如胃口不佳、胃胀腹胀、大便稀烂。

2. 水肿,尤其是下肢偏重,反映了体内水湿代谢失常而积聚在下肢。

3. 面黄、疲倦、说话不够气,主因气血来源的供应不足。

4. 舌淡红苔厚白腻,是脾虚湿困的表征。

5. 脾主肌肉,脾不佳者可致肌肉萎缩,肌肤下垂。

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你的健康汗知道!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出汗的状况反映着着我们体内脏腑状态和气血水平。虽然不能仅仅靠出汗来辨别疾病,但结合出汗时人的其他症状来综合判断,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鼻子上出汗

鼻子出汗一定要先说说,因为小编一直很纳闷为什么鼻子上会出汗?西医认为,鼻子出汗与免疫力低下有关,而中医则认为,鼻子爱出汗可能是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专家建议,每天用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两侧,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头汗

中医认为,额头常出汗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脖子出汗

颈部的汗腺分布稀少,颈部出汗大多与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脖子总出汗的话,除了去医院接受激素水平的检查外,平时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多运动,保证休息。尤其是要保持精神愉快,以免影响内分泌系统。

胸口冒汗

中医认为,胸口常出汗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保持心态的平和,少吃油腻、生冷食物。

手心脚心都是汗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心神不安,心火妄动的表现。手心附近有个劳宫穴,通过按压劳宫穴能改善心包经的气血,达到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后背出汗

背部汗腺分布也较少,因此,如果你后背常出汗,大多是因为身体表虚里亏,气血不足。这时要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性则应该多吃些海鲜。

不健康的汗要谨慎

不健康地汗大多都会伴随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所以,对于这些汗要特别注意。

盗汗:盗汗是我们最常听说的一种,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常伴有烦热、两颊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盗汗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而为汗,这是人体虚弱到一定程度的表现。针对盗汗的情况,需使用补漏洞加滋养肾精的方式。

多汗:俗话说,“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很多人即使没有运动,即使是在冬天,也会出汗。多汗和自汗的人,往往预示着气弱气虚。行走在人体表面的气叫“卫气”,保卫的卫,负责固摄人体的津液。而人多汗或自汗,说明卫气太弱,失去防守,使得体内阴液易外泄。

自汗:不热、不运动还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时常感到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就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

黏汗、黄汗:汗液黏腻,发稠发热,通常是一种病汗。可能是患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身体仍有湿热不清之症。如若汗色变黄,可能是因大汗后凉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遏所致,也与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湿热有关。

什么样的“汗”才算健康?

汗水中除了水分,还有一部分脂肪酸和蛋白质,其实,汗水本身并没有任何气味,但在空气中开始分解并遭到细菌攻击时,就会散发出酸性的气味。

常用健脾食物

淮山、茯苓、大枣、莲子、芡实、扁豆、香菇、蜂蜜等。健脾药膳有淮山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物:黄芪、人参、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砂仁、五味子、大枣、甘草等。

脾虚食疗:陈皮淮山薏米汤

材料:陈皮1钱、薏米2两、淮山5钱、生姜3片、猪展(猪的小腿肉)适量。

煮法:将全部材料洗净,猪展汆水,然后将材料放进煲内加水,用中火煮两小时,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淮山健脾益气,薏仁健脾利水,生姜和胃祛湿。

如果觉得《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你的健康汗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