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与雍正父子(谁该“向天再借五百年”)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二月河老先生的《康熙王朝》确实不错,拍成的电视剧质量也非常高,尤其是陈道明老师演的康熙帝十分传神,霸气侧漏。跟着《康熙王朝》一起火了的,还有樊孝斌填词、张宏光谱曲、韩磊演唱的《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简直是大气磅礴,不管是演唱还是倾听,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首歌也表达了康熙帝的遗憾,恨不得多活几年,解决掉他在位期间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比如吏治、外患、内患等等。

不过《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原本是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曲,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明了,郑成功恨不得也多活几年,反攻清廷,收复大明江山。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是想多活几年巩固大清江山,一个是想多活几年反清复明,截然相反的取向。

我个人倒是觉得,还是不希望康熙活太久,毕竟他晚年弄出了很多败笔。比如康熙放任一众皇子明争暗斗,两废太子,导致九子夺嫡出现,几个儿子大部分都被圈禁了,下场十分可悲。不仅如此,因为九子夺嫡,导致他们拉帮结派,还导致党争的雏形出现,吏治出现了很多问题。

而这些疑难杂症,全部都一股脑儿抛给了他的儿子雍正帝了。好在雍正帝还算有作为,尤其是摊丁入亩政策,可以说整个封建时代最成功的改革。

在此之前的各朝各代实行的都是“人头税”,不管怎么变法改革,比如王安石、张居正等人,按照人丁收税的原则一直没有改变。这导致拥有绝大部分土地的地主,因为占总人口比例较小,所交的税却比人口较多但土地极少的农民要少得多。换言之,国家税收绝大部分都是这些农民负担,会产生很多问题。

随着王朝的时间发展土地兼并问题逐渐加重,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国家财政收入越来越少,只能通过提高税率来解决问题——而这又恶性循环导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将引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末的黄巾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都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雍正帝摊丁入亩政策按照所拥有的土地面积来缴税的规定,直接将本来压在农民身上的税收压力大部分转移到了拥有更多土地的地主,最大程度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改革举措,意义非凡。

而在雍正之前的王安石、张居正等伟大的改革家,也都有类似的减轻农民负担的举措,但效果远远无法跟雍正的摊丁入亩相提并论,也远远不如后者解决问题彻底。最关键的是,前者都失败了,而雍正是成功的。即便败家子乾隆否定了少部分雍正时期的政策,但摊丁入亩主体规定还没有大改。

众所周知,康熙执政后期吏治不行,加上打仗较多,国库都空了。也正是在雍正帝的改革之下,才逐渐充实,才经得起乾隆肆无忌惮地败家。令人不解的是,清朝的盛世时段是叫“康乾盛世”,完全不跟雍正沾边,实在是不公平,也不合理。康熙是没资格跟盛世沾边,乾隆也只是沾了雍正的光,而且一直在败家,也无法跟后期败家的唐玄宗相比,两个人都没资格说是盛世君主,其实应该说“雍正之治”才对。

公元1735年,雍正暴毙,享年58岁,其在位时间也仅仅只有13年,实在可惜。如果让康熙“向天再借五百年”那大清准完蛋,真正应该“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其实是雍正才对。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东海寻人

如果觉得《康熙与雍正父子(谁该“向天再借五百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