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磅」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刘清泉: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不同阶段切入点)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中,中医药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分别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来看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的最新解读。

2月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武汉市中医医院首批共计23名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出院,近日还将有一批患者痊愈出院。显示出以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确切疗效。这批出院病人以轻症为主,有三例重症。他们均全程采用了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取得成效。收集了全国各地的资料,总结了以武汉地区为主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新冠肺炎疗效特点作了初步总结如下:

对普通型患者,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

中医药在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症状方面具有确切作用。普通型患者常以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有憋喘、存在肺部散在渗出等症状为主;中医药早期治以宣肺透邪,芳香化浊、清热解毒、平喘化痰、通腑泻热等治法,可防止病邪深入。

同时,对于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中药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

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中药在减少肺的渗出,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稳定血氧饱和度,减少呼吸支持力度和抗生素使用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作用。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及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需要借助呼吸支持,甚至是有创机械通气以及循环支持。此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干预,如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可以在稳定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病情发展到重、危重时,常致脏器的损伤,对症支持治疗作用有限,中药的一些治法,如清心开窍、益气固脱、熄风凉血养阴、增液行舟等,可起到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保护脏器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减轻机体微循环障碍与组织纤维化程度等作用。

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

一些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病毒的核酸检测虽然已经转为阴性,但乏力、咳嗽、精神状态差等症状仍然存在,特别是患者肺片的变化和临床症状并不对称,不同步。

病人出院了,但肺部还存在未吸收的炎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病情完全好转,恢复期继续采用中药治疗可清除余邪,扶助正气,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损伤脏器组织的彻底修复。

除了服用中药,一些传统的中医理疗方法也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力,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上经验总结基于较大样本临床观察,很有指导意义。但是张伯礼院士在专访中也重点提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我还是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他说,“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取效。治疗此次肺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中西协同救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自疫情发生以来

中医就在其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中医药的身份变了”

让我们回顾一下

“中医药的身份”变在哪里

▼▼▼

参与度:能最早、最快到抗击疫情的一线

◎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此次试行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首次提出了中医治疗的方案。

◎1月28日,《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发布,本次方案再次对中医治疗进行了修订,完善疾病病机、定义和治疗方药,并首次提出临床观察期中成药的应用。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采访中提到: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在广东就是这么做,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

◎1月30日,国家卫健委和中医局下发了关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这次新冠肺炎的通知,特别强调了要抓住中医的症候特点和演变规律,同时要摸索中医更好的切入点、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还要在临床评价中注意寻找一些确有疗效的中成药和方剂。

临床疗效: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1月27日,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正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2月3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一区8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临床观察的初步分析显示,使用中药治疗后,患者在乏力、咳嗽、口干、心悸、喘促5个症状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也有较好改善。目前,已有包含其他病区在内的43名患者服用中药治疗。

◎1月31日,山西新闻网报道,山西省在疫病初期中医药就积极介入治疗,对确诊的3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有31例实施了中医药救治,其中,1例属纯中药治疗,30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治疗,31例患者中,有17例病情明显好转;14例症状平稳,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2月1日晚,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表示目前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中,加大中医药诊治力度。同时,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巴元明接受采访表示,多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

◎2月1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拟申报的医疗机构制剂肺炎一号方纳入应急审批,据了解,肺炎一号方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中,治疗轻症患者确诊病人50例,经1周临床观察,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9%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除此之外,贵州中医药局向全社会征集治疗方法,发动基层中医人参与治疗;四川眉山中医院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开出预防方剂送给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研制的两个中医成人药方已经投入使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人民医院使用中医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疗效显著;上海4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步应用中医药治疗……

更重要的是:很快启动了科学研究

2月3日,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教授介绍,该课题以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证候调查;采用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价值。课题将重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演变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普通肺炎(轻症)的临床疗效优势、对重型和危重型肺炎临床价值、对不同分型肺炎治疗方案及作用。

屠呦呦从葛洪《肘后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研究出拯救2亿人的青蒿素,充分证明了中医所能产生的惊人潜力。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说,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说,传统的中医药实践,都能够帮助人类生产医学知识,升级医疗技术。只要我们用证据说话,用理性和智慧说话,让药物开发一步步从粗糙升级到精准,最终受益的,就是所有的疾病患者,就是我们所有人。

目前武汉疫情已经到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医药能够在治疗中、能在“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素材来源 | 中国中医、中医出版 编辑/张艳娟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如果觉得《「重磅」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刘清泉: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不同阶段切入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