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股市 直销(旁氏骗局 成功学与炒货 割韭菜五大天王)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1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中国,真是一个割韭菜的好地方。

土地肥沃,人心思富,精明能干,绿油油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茬茬割不尽,春风吹又生。

韭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韭菜,只要是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对方从你的头上赚钱,不管你是主动被割,还是被动无意识被割,都叫割韭菜;狭义是指:你以营利为目的入场,但却是在别人设置好的局里或者圈套里赚钱,被割属于定数,庄家一收手,你被割无疑。

人人都是广义上的韭菜,都有被割的可能,而且这种收割也是合情合理,所以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性。

我们这里就只谈狭义的割韭菜。当然这个狭义的割韭菜,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你不知道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入局,被割。第二种,你知道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是确认自己比别人聪明,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人,就可以照样赚钱走人,这种也可以理解为老韭菜割新韭菜。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风云激荡,一部鲜活的割韭菜历史。

韭菜第一割:股市

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场所: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是由一家理发店改造的,似乎中国股市一出场,就暗含了割韭菜如鬼剃头般的残忍。

傲视寰宇,如果说中国股市的韭菜规模全球第二,相信没有一个国家敢称第一。

中国的股市不会让你悲观,因为他会让你绝望。

09年到19年,美股从7000点涨到27000点,A股从2976点涨到2978点。10年股市只涨了两点。

2016年人均亏损5万多;

2017年人均亏损2.4万;

2018年人均亏损10万;

2019年股市大涨,人均盈利10万,但赚钱的股民也仅只有一半。

在股市,韭菜一般特指散户。也许有小散说自己赚到钱了,没有被割。但是股市遵循的是7:2:1规律,7成亏钱,2成打平,1成赚钱。如果你操盘水平足够高,你确实有可能赚到钱,割了庄家、机构的韭菜。

但现实是:无论涨跌,股市总有一大半的账户处于亏损状态,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庄家割韭菜。

企业造假包装上市,大庄包装轿子上街,小股民最后抢着抬轿子,最后,才发现轿子里的金银财宝全不见了,就像獐子岛的扇贝一样,神秘的消失了。

中国股市就是一个魔幻式的存在,无数茬韭菜的血泪,浇灌出这朵恶之花。

韭菜第二割:直销(传销)

直销发轫于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后传入欧洲,日本,台湾等。90年代初,传入中国内地,标志性事件是,雅芳在广州获得批准经营。

雅芳之后,美国以及台湾的许多正规以及不正规的直销公司,纷纷登录内地,中国直销市场也由此进入了混乱的状态。

最初直销与传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概念,最早盛行中国大江南北的是多层次的传销模式,俗称“老鼠会”,像病毒一般,在中国迅速发生裂变,从城市到农村,无数的人被鼓动起来,不种地,不上班,而去上课,拉人。

很多不法分子浑水摸鱼,通过传销的方式进行诈骗、非法集资甚至绑架勒索等犯罪活动,这给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下令禁止一切形式的传销活动。2005年9月,《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开始实施。这就意味着直销和传销,被视作两个不同的行业,其中直销是一个合法的行业,而传销被列入打击之列。

虽然在理论和法律上直销和传销有着明确的区别,但是在现实中二者却相伴相生,直销企业始终打着拉人头的擦边球,甚至以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而传销行业则往往打着政府扶持项目的旗号,把自己介绍成直销,甚至换一个名头,例如“1040阳光工程”等。

在被禁止之后,传销始终没有在中国被禁止住,反而规模越来越大。尤其要提的是广西,成为中国传销模范省。高峰时,像来宾、北海这样的城市,有一半人口都是外来做传销的人。大量人口的涌入,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连的士司机每个月都能多收入1000多块。

进入直销,需要花大几千元买一套产品,而要提升级别则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不断购买产品。而进入传销组织,从最初的投资3800元,最后则提高到投资69800元。

无论是直销还是传销,都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告诉你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拿到多少钱。只要努力,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指日可待,实现人生的五大梦想:健康、财富、自由、旅游、慈善。

对于很多工薪阶层、刚毕业的学生、农民等来说,可能一辈子都没想过成为千万富翁,但今天机会就摆在你面前了。如果相信了这个千万富翁梦想,那么就意味着洗脑成功,你已上套。

直销销售的模式是分享,而且基本上都是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分享,不熟不坑。单纯依靠家人朋友是不够的,那就通过网络,约网友,把网友发展成下线。而传销由于其不合法性,发展下线都是直接编一个故事,把人骗过来,然后控制起来,天天轮番洗脑。

直销把人性之恶激发出一半,而传销则把人性之恶全部激发出来。

无论直销还是传销,能够成为千万富翁的只有极少数,绝大多数成为韭菜,而更大的危害在于由此造成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甚至引起重大社会治安问题。

韭菜第三割: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个名为查尔斯·庞兹的天才投机商人发明的,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一个世纪,在中国常被称为“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高额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庞氏骗局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诱之以高息回报,回报率往往高达年化率50%以上;二是公司都进行了华丽的包装,邀请明星名人代言,热衷慈善,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甚至打擦边球,找政府背书等等。

庞氏骗局无论外表多么光鲜,规模多么庞大,只要等到入不敷出,也就是新入投资无法支付老投资者回报的时候,就是崩盘之时。崩盘是宿命,只有早晚之分。

庞氏骗局的发明,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中国却不断进化创新,以各种各样的版本不断上演,依托的项目有养殖业、林木业、养老业、新能源、虚拟币等等,甚至如钱宝网,投资者看看广告就可以算是投资项目。

原则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套用庞氏骗局的模式,因为它本身并不是靠生产产品创造价值,只是假借某个行业或者产品作为行骗的外衣。

稍稍总结中国近10来年著名的庞氏骗局案例,就会让人触目惊心,也许用魔幻来形容更贴切。

2007年,涉及一百二十万人,赵本山代言,金额高达200亿以上的“蚁力神”事件。

2008年涉及3万人,13亿元资金的“万里大造林”事件。

2014年,涉及全国16个省市,集资人数超10万人,涉嫌非法集资80多亿元的河北三地合作社事件。

2015年,涉及430多亿资金的昆明泛亚事件;700亿的e租宝事件。

2017年,涉及500亿资金的钱宝网事件。

2018年,涉及600亿的善林金融事件;800亿的唐小僧事件;3300亿的云联惠事件。

……

一个雷比一个雷大。

互联网化,庞氏骗局所吸收的资金额度也越来越庞大,发展速度也越来越迅速。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以上项目的参与者,难道不知道有风险吗?除非他是傻子,否则不可能不知道风险。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但是,大家明明知道风险,只是认为,只要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就可以获利走人,自己肯定不是最后的接盘侠,正是因为这样的贪婪,才最终被套,能逃出升天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最后血本无归。

韭菜第四割:成功学

把成功学列在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有异议,因为在现代商业社会人人都渴望成功,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在中国,成功学是显学。

但追求成功不是打鸡血,更不是让那些明明方向有问题或者本身基础条件不具备的人,在不该坚持的地方,借用成功学的理念,吭哧吭哧地在那里死磕。

追求成功和痴迷成功学是两个概念。

近代成功学的开山鼻祖是美国拿破仑·希尔,其在综合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成功人士案例的基础上,将他们的经验系统化,开创了成功学。代表作有《成功规律》、《思考致富》、《人人都能成功》等。

此后,希尔成为美国两位总统威尔逊和罗斯福的顾问,可谓荣耀之至。另外戴尔·卡耐基、吉米·罗恩以及安东尼·罗宾等亦为核心代表。

成功学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最初的出发点也是希望帮助年轻人改善沟通技巧,发掘自我潜能,从而创造更大人生价值。但是进入中国之后,经过儒释道的中国化改造,与中国特色的社会焦虑相结合,就变了味,变成三大社会毒药之一。

中国成功学之所以有市场,来自于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处于一种成功焦虑中,面对高企的房价、学费,每个人都不得不渴望成功,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有的渴望迅速改变命运,有的期盼一夜暴富,有的则希望企业摆脱困境……

成功学与其说贩卖成功,不如说贩卖大众焦虑。

成功学的基本特征是:灌输心灵鸡汤、喊口号、励志、洗脑。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这是对成功学的最清晰的解释。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心理意念,要成功;二是要坚持,心无旁骛,向着目标前进。

“思考创富”、“潜能开发”、“生命动力”等等课程则是成功学的具体演绎。

“成功学”过度夸大了人的心理力量。似乎只要发掘人的潜在能量,就一切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成功学的毒在于,其的毒性掩藏在正能量的外衣之下,让人很难反驳,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等。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机场书店,你都会在最明显的位置和正在循环播放的电视里,看到成功学书籍或视频,他们的目的也并不是简单卖书或者VCD,而是希望看到视频的老板们能够参加其的培训班或者请大师去给自己的员工授课。

在中国,第一成功学大师是陈安之。据其自我介绍,17岁到21岁时,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护肤品、电话卡、市场折价券、巧克力批发、邮购等18项工作;到21岁时,他银行存款是0,但25岁成立陈安之研究训练机构后,他每个月赚一万元……到27岁时,他成为了亿万富翁。

另外,标志性人物还有国产儒释道成功学大师刘一秒,命灵双修的成功学大师翟鸿燊等。都是生平模糊,突然横空出世,开悟成为大师。

成功学大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你带上人生巅峰,而是诱导你不断的参加培训,升级课程,费用从几千到几万、几十万、上百万不断加码,只要你兜里有钱,就运用一切手段给你掏出来,直到把你榨干。

成功学大师们最大的悖论是:他们根本就不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不是在其他行业上取得了成功,而是通过忽悠大众,通过收取你的报名费,收割你的智商税而成功。

陈安之大师的一个终极弟子的名额是108万,一年忽悠10个就是千万富翁,忽悠100个就是亿万富翁。的确他成功了。

而刘一秒一年的收入是45亿。主讲课程《三弦智慧》60万/人;高级讲师班,五天课程收费为300万/每人。

你想靠成功学走上人生巅峰,他却靠贩卖成功学课程收割韭菜成功。

马云说:成功具有偶然性,不可复制。成功不是秘籍,也不是偏方,每一个成功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如果通过听听成功学的课就能成功,那么傻子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韭菜第五割:互联网下的炒货

在2019年的下半年,很多人都被两个热词颠覆了三观,那就是“炒鞋”和“炒盲盒”。

“大学生炒鞋月入百万”,“炒盲盒最高溢价40倍”,一度高居各大平台热门搜索榜首。

甚至有段子表示:

炒房是70后的狂欢,炒股是80后的疯狂,

炒币是90后的荒诞,炒鞋是00后的盛宴,

00后炒鞋不久,10后开始炒盲盒......

据媒体报道,2019年的炒盲盒热潮中,有将近20万消费者每个月在电商平台上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盲盒。

另据相关球鞋交易平台统计数据:2019年8月19日当天,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产品中,有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本质上炒鞋、炒盲盒和炒比特币、炒艺术品、炒大蒜、炒藏獒、炒姜一样,鞋、盲盒、只是一个标的物而已。

这些标的物的火爆都与商品本身富含的“内涵”或价值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资本需要借助一个产品来做局。通过资本短时间疯狂拉升,引起市场狂热追捧跟风,在最高位资本退场,套利走人,散户进场接盘,血本无归。

除了大蒜、大豆、姜等农产品在炒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不明真相的农民盲目的扩大种植面积,希望有个好收成之外,其余炒作的项目像球鞋、盲盒之类,入局的每个人其实都知道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是觉得自己不可能是最后一棒而已。

数百年前,荷兰上流社会认为郁金香是品位的象征,致使郁金香的价值连年上涨,引起了一阵“郁金香狂热”:一株郁金香的价格可以在阿姆斯特丹运河旁买到一栋豪宅。

是泡沫终归会消散。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市场开始疯狂抛售。价格崩溃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个万劫不复的大崩溃中倾家荡产,荷兰经济也遭受沉重打击。

这就是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它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而这一幕,在中国变换着不同的脚本轮番上演。

韭菜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被割只是宿命。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割韭菜的套路,总有一款为你量身打造。

如果觉得《股市 直销(旁氏骗局 成功学与炒货 割韭菜五大天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