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屯粮 别犯傻了(中国的粮食储备 多的远超你想象)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终于定调了!

一字千金,大家可以安心了!

今晚,消息传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

连年丰收: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多年丰收了,而今年还将继续丰收,所以增量没问题!储备充裕:以前多收的粮食,咱们也没有吃光用光,而是像松鼠过冬,储备了起来,所以存量也没问题!完全有能力:不是可能,而是完全,彻底,100%!

要知道,中国官方语言,一向讲究留有余地,今天说得这么斩钉截铁,说明国家对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可以打十成的保票!

不仅中央定调了,咱们的大恩人、杂交水稻发明者袁隆平,也站出来,向全国公开喊话:

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

说一千道一万,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是:即使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粮食安全依然固若金汤、稳如泰山!

大家可以放一百个心!

中央今天发出这个信号,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

君不见,前几天,中国突然冒出一股抢米风潮。

很多人都在瞎传:"米价要涨了,快囤”、“可能往后买不到大米了”、“最好买足一年的口粮!”

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之下,不少人还是开启了囤粮模式。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一些人扎堆在超市、粮油店购买米面粮油。

这些人抢米,不是几十斤几十斤的抢,而是能拎多少就拿多少。

还有一位勤快的公公,蚂蚁搬家式的反复抢购,给家里屯了50袋米。

有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有人一下子买了40袋大米,花了1276元。有人甚至说,连沃尔玛的米,都被搬空了。

一夜之间,为什么大家开始抢米了?这主要是源于对粮食危机的担忧,毕竟瘟疫总令人联想到粮食!

据说是全球粮食生产受影响了,越南都停止出口大米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也停止了相关粮食的出口,再不抢就没机会了,马上就没米面吃了。

这并非空穴来风,的确,全球疫情蔓延,已经导致一些国家农业劳动力短缺,粮食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已经向全球发出预警,称:

“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

但是,要知道,联合国这个警告,主要面对的,是印度、菲律宾、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这样的粮食进口大国!

中国跟他们不一样,中国粮食够吃!

咱们完全没必要跟着瞎起哄、乱囤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世界上最重视粮食安全的国家,一定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

之所以这么重视粮食安全,是因为我们有过太多的历史经验: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

正如袁隆平院士在一次采访时曾经说过: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正因如此,中国的粮食安全,直接对标的是世界大战级别,至于这种疫情导致的粮食供应问题,真的不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

为什么我这么有底气呢?

1、首先是政策对路,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明确提出:“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中国农业品进口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就是:主粮自给,杂粮放开,以保障在进口断绝、战争、疫病等极端情况下,让老百姓吃饱肚子。

每次中国出现区域性旱灾或水灾,都能惊动大领导去视察处理,这一切,都是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

根据2019年10月中国官方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基本实现了“谷物自给”。这里的“谷物”,主要是指稻谷、小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主食。

中国谷物的净进口量,为每年0.15亿吨左右,但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在6.6亿吨左右,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进口粮的数量,真的是微不足道。

正因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我国难以形成直接的冲击。

2、其次,是科学,充分利用农药、化肥、现代水利设施、培育各种良种,都是我们稳定农业生产最强大的手段。

目前,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平均每隔5年,就大规模更新换代一次,同时在水利设施上持续大规模投资,并大规模推广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就一路攀升,今天中国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为374.7公斤,超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多,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在水利设施上的投资,和一群如袁隆平院士这样的农业科学家,功不可没。

极端情况下,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全国就可以立刻栽种袁隆平的高产作物,把那些经济作物,低产量高口感作物全部换掉,从而大幅提升产量。

3、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我国拥有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却需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

所以,中国很久以前,就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这是红线,也是底线。

这些年,土地疯狂涨价,很多地方到处卖地,屡屡尝试侵占基本农田。

但不管卖地的利益再怎么大,18亿亩红线都坚决不能碰,宁可让很多城市被迫高价拆城中村,也绝不允许他们大肆占用城市周边的农田。

18亿亩耕地的红线,绝不允许被挑战。

4、粮食储备战略。

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一直远远高于国际粮价,大概贵30~50%,但国家始终照单全收,余粮实行储备,从而确保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截至2018年末,中国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一共可以储存粮食9.1亿吨。

而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638亿吨(13277亿斤),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储存将近一年半的粮食。

这就是中国的储备粮制度,是中国人饭碗的最后保护神!

中国的粮食储备,多的远超你想象,因为一旦破新闻就去抢粮的人,你说他们不是傻冒是什么?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

虽然粮食不值钱,但粮食的供应却是国之命脉,绝对不允许有丝毫动摇。

要知道, 古代中国长期是饥荒之国, 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灾荒史,天灾人祸和饥荒战乱充斥其间。

翻翻《资治通鉴》,几乎写满了“大饥,人相食”,“大旱,易子相食”等字眼,一眼扫过的寥寥几字,背后往往是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白骨。

就算到了今天,全世界饥饿人口数量,也到了8.2亿人,也就是9个人就有1个人挨饿。

历经疫情考验,事实证明,我国粮食安全的决策是绝对英明正确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阔步向前!

的确,中国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它给了我们世界上最高的安全感;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它给了所有人民一种从容自若、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希望。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越是了解世界,就越能感到这个世界的残酷;走过越多的国家,你就越爱自己的国家;看过越多的人民,你就越能理解自己的祖国。

生于此,长于此,何其幸哉!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推文摘自@财经要参

如果觉得《屯粮 别犯傻了(中国的粮食储备 多的远超你想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