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药师解药 |(哪种药才是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扛把子”)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原创 杨莉 药葫芦娃 收录于话题#药师解药26个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学部是上海市首批临床药学重点专科,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开设了全国第一批临床药学基地,1987年起组织药师上临床,探索与实践个体化给药指导工作。在郭澄主任的带领下,药学部在2015年探索性地搭建了六院药师全媒体药学科普平台,面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解决患者用药问题。

刘大姐因患右股骨高级别梭形细胞肉瘤而使用蒽环类药物表柔比星化疗。由于蒽环类药物易引起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所以医生建议她同时使用维生素E和辅酶Q10,以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

那么,这样的预防真的有效吗?

很遗憾,根据《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以上两种药物对于蒽环类化疗并没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为什么使用蒽环类药物需要保护心脏呢?到底哪种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呢?

蒽环类药物“伤心”不可逆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有效的抗肿瘤化疗药物之一。但它可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其中,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作用。

药物性心脏毒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以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甚至导致致命性的心力衰竭。可以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同位素扫描等检查进行诊断。

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都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因此,早期监测和积极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尤为重要。

避免“伤心”首推右丙亚胺

根据大量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右丙亚胺只能预防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有效药物。

而其他的心脏保护剂,包括辅酶Q10、左卡尼汀、N-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以及其他的铁螯合剂(如去铁敏和EDTA)等,或许也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效果,但根据Meta分析显示,它们对于蒽环类化疗药物没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只有右丙亚胺可使患者明显获益,心衰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右丙亚胺是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而非用于治疗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衰、心肌病等。

治疗前应充分评估心脏毒性的风险,酌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或方案,加强监测心功能,采用其他剂型(如脂质体剂型)等也有助于减少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若在使用蒽环类药物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心脏毒性的毒副反应,由于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衰/心肌病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治疗其引起的心衰中,临床上通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症治疗。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重在预防!而右丙亚胺是目前预防其心脏毒性最有效的药物。

关注药娃的小伙伴都在看

原标题:《药师解药 | 哪种药才是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扛把子”?》

如果觉得《药师解药 |(哪种药才是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扛把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