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好书·推荐 |(高质量的文化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和社区参与)

2023-06-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好书·推荐

《我们心目中的哈勒姆——

地域、种族和城市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瓦莱丽·金洛克 著

高屾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教育理念的转换:打破“唯课本论”“唯分数论”, 改变注重基础知识、坚持考试导向的“贫困教育学”,转向“批判性教育学”,使学生能够利用文化素养活动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和社区,参与到社会变革中来。

教育方式的创新:基于社区空间的文化素养建设,让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内的每个人都能接受至关重要的高质量文化素养教育。

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出交互式学习和批判性文化素养,重新思考和重组教学活动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径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作者通过采访青少年、教师、长住黑人居民和他们的白人新邻居,将种族、社区和学生的文化身份联系起来,有力地提出并描述了“可能性教学法”,采用参与式实践叙述,引导高中英语课堂将新兴的社会生态理论运用于生活当中。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展示了教师如何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当下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打破“唯课本论”“唯分数论”,鼓励城市青少年参与到鲜活的校园和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参与到社会变革当中,切实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2011年,本书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教学和教师教育部颁发的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示范奖,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研究部颁发的杰出研究贡献荣誉奖。

作者简介

瓦莱丽·金洛克(valerie kinloch)

匹兹堡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俄亥俄州立大学教学学院副教授,“劳特利奇文化系列”丛书联合编辑,有色种族学者新声音培养项目主任。致力于研究学校内外青少年和成年人文化参与和空间叙事的能力。研究成果发表在《大学作文与交际》《英语教育》《英语杂志》《语言艺术杂志》等刊物。代表作有《琼·乔丹:她的生活和书信》(2006年)、《依然寻求一种态度:对琼·乔丹作品的思辨性反思》(合著,2004年)、《城市文化:关于语言、学习和社区的思辨性观点》(2011年)、《跨越界限:城市青少年的教与学》(2012年)等。2010年,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有色种族早期职业学者奖。

什么是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能够和应该意味着什么?

《我们心目中的哈勒姆——地域、种族和城市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一书中,作者聚焦纽约市历史悠久的哈勒姆区,讨论了一个士绅化的城市社区中的文化素养问题,讨论了文化素养能够和应该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人性化和以行动为导向的视角,让青少年、成年人、家庭和社区居民参与到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来。

我们如何基于社区空间的文化素养建设,让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内的每个人都能接受至关重要的高质量文化素养教育?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这将会是什么样的,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也怀揣着这样的问题,那么也许这本书将会给你启发。

中文版序言

在写作本书之初,我有志于更充分地理解社区,尤其是历史上少数族裔社区变革的过程和原因。我对了解当地居民很感兴趣,尽管公共部门、企业,甚至政府都试图重新对社区进行空间规划或士绅化,但是这些居民,无论老少,都积极主动地保护着自己的社区。随着我的兴趣日增,我想更多地了解社区行动主义、社区变革、青少年参与以及社区归属感的意义。从本质上说,我并不是从经济学视角关注士绅化“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而是出于一种对文化素养的社会文化理解,力图探究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做法,包括学校以外的社区。这种对文化素养的社会文化理解促使我探索以下课题:像哈勒姆这样的社区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关于社区变革和士绅化的辩论中,常常感受不到当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声音、观点和文化叙事?对哈勒姆这种地方的士绅化的关注能以何种方式引发更广泛的对话,探讨美国乃至全球其他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和社区参与?关于城市青少年的地域、种族和文化素养的讨论如何能拓宽我们在社区和学校内谈论学习、参与和社会变革的方式?

带着这些问题,这本书探讨了诸多因素中的几种因素或一些机构,正如我所说的,各种机构使哈勒姆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实践社区。这些机构包括社区博物馆、本地剧院、社区企业、街角酒吧、教堂、学校、研究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以及沙龙、理发店、放学后的托管中心和社区日托中心。这些地方一直是,希望将来也能一直是哈勒姆重要的学习和参与机构。事实上,非洲裔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把这个本来不受欢迎的地方变成了文化机构,这些机构基本由他们拥有、经营和光顾,也是塑造他们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鉴于这些因素,本书各章节试图通过以下方式研究这些机构:

1.研究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政治以及地理问题———有色种族社区的空间变化和士绅化及其对青少年文化素养的影响。这项研究对拥有不同文化素养背景的人群都具有意义,包括地方和全球背景下的城市、农村和郊区社区。

2.探讨将社区行动主义与学校的学习活动两者结合起来并聚焦于地域问题的方法。这两者的结合支撑了库什曼关于学校和社区之间明显的(且不幸的)距离的研究。

3.调查文化实践如何受到与当地历史、著述和生活经历相关的地方政治的影响。这项调查会为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提供创新性方法,使其探索学校课程内不同背景的青少年文化素养教育。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教师、研究人员和青少年如何处理社区和学校内的地域、种族、身份和学习等主题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于我而言,简要分析中美两国的学习和文化参与问题,对构思本书中文版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两国各有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但必须指出,在一般来说的文化普及和特定的高质量教育方面,两国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为了一些少数群体、生活贫困以及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人,中美两国都在探讨改善教育体验的问题。在美国,围绕如何改善教育体系展开的讨论不绝于耳,主要议题有:最需要教育经费的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多样化师资力量的准备(或缺乏),教师留任率和流失率,以及并不令人意外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在中国,讨论往往围绕着学生的国际标准化考试成绩,社会流动的可行性和财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交通不便及“优质”教育的匮乏)和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的差距。

在与美国和中国部分地区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交谈时,我注意到一个相似的主题,即青少年,尤其是生活在主流社会“边缘”的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途径,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负担得起的、高质量的教育体验。与此相关的是,无论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农村,还是美国纽约哈勒姆区的城市,我看到文化素养在这两种文化中发挥作用。因此,于我而言,问题变成:我们如何基于社区空间的文化素养建设,让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内的每个人都能接受至关重要的高质量文化素养教育?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这将会是什么样的,意味着什么?

虽然本书并没有直接提出这些问题,但它确实讨论了一个士绅化的城市社区中的文化素养问题。它简要说明文化素养能够和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素养能够和应该意味着什么,文化素养能够和应该怎样通过社会文化、人性化和以行动为导向的视角,让青少年、成年人、家庭和社区居民参与到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来。本书写于十多年前,它帮助我记录下社区的价值,以及与他人在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价值。举个例子,今天我回到哈勒姆的时候,它看起来很不一样了。尽管这里还有同样的街道和几张熟悉的面孔,但是也有新的商店,不同的居民,还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当我从社会文化素养的角度将今天的哈勒姆区与十年前的哈勒姆区进行对比时,我对其所发生的各种转变感到非常惊讶。

然而,我想要去捕捉、质疑、关注并理解这些转变,因为它们描述了关于社区变革的文化叙事,我们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因此,我希望你们能阅读这本书,思考一下它如何对美国乃至全球关于社区和学校中的文化素养、教育途径、教育机会和社会变革的讨论有所贡献。在阅读本书时,希望读者思考一下你们在社区中的融入展示了哪些关于文化素养、参与、社区变革和归属的意义。

end

书香上海 | 书香常伴

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段鹏程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如果觉得《好书·推荐 |(高质量的文化素养教育与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和社区参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