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小肠镜弥补胃肠镜盲区(能检查还能直接治疗)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管是在体检还是在医院的专项检查中 , 内镜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说到内镜 , 很多人能说出胃镜、肠镜 , 甚至胶囊内镜 , 但却对小肠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专家表示 , 小肠镜可以用于检查和诊断各种小肠病变 , 还可以直接治疗 P-J 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肠道狭窄等。

小肠镜可检查各种小肠病变 , 还可直接治疗

" 小肠镜不仅可以用于检查和诊断各种小肠病变 , 还可以直接治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学组内镜 Club 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郭勤副主任医师表示 , 随着医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 运用小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和诊断小肠病变 , 还可以开展很多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 , 其具有独特优势。

胃镜一般多用于胃、十二指肠病变的筛查 , 肠镜多用于直肠到回肠末端病变的筛查 , 两者中间有一段 5-7 米的小肠属于胃肠镜盲区 , 可以通过小肠镜进行检查。小肠镜观察的是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

哪些情况需要做小肠镜 ? 郭勤建议 ,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 ( 小肠 ) 出血及缺铁性贫血、怀疑有小肠肿瘤或增生性病变、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怀疑小肠克罗恩病或肠结核、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小肠内异物、手术时协助外科医生进行小肠检查、已确诊的小肠病变治疗后复查 , 以及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者 , 可以考虑接受小肠镜检查。

而小肠镜还有直接治疗的优势。" 包括在小肠镜下止血、取出异物、切除良性肿瘤 - 息肉、小肠狭窄的内镜扩张和切开、小肠血管瘤内镜下治疗等。"

在 P-J 综合征、肠道狭窄等治疗上有优势

近年来 , 内镜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肠腔狭窄的重要手段 , 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郭勤称 , 目前 , 中山六院已经开展了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 ( 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EBD ) 、内镜下小针刀狭窄切开 ( endoscopic stricturotomy with needle knife,NKSt ) 以及支架置入等内镜治疗手段。而在不久前 , 该院成功完成了数例高难度的小肠镜下微创治疗。" 近期 , 我们在小肠镜下完成了 3 例 P-J 综合征治疗 , 还有炎症性肠病所致肠道狭窄等的治疗。"

郭勤介绍 ,P-J 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病 , 是由皮肤黏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 , 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0%-50% 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这种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 , 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 , 以小肠多见 , 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息肉多为 0.2-0.5cm 大 , 但也有很大很小的 , 小的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 , 大的直径可达 10cm, 表面光滑、质硬 , 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P-J 综合征有胃肠道息肉的共同特点 , 包括引起长期腹泻和便血 , 可导致贫血 ; 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 , 可发生肠梗阻 ; 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叠。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 , 如不能及时复位 , 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以往患者要不断开腹切息肉 , 现在 , 较大的小肠息肉可以通过小肠镜摘除。通常 , 在小肠镜下切除息肉后 , 患者无腹痛等任何不适 , 观察两天后就可以出院。她强调 ,P-J 综合征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定期接受小肠镜下治疗。

炎症性肠病 ( IBD ) 的常见并发症有肠道狭窄。按发生机制来分 , 良性狭窄可以分为炎性、纤维性及混合性狭窄 3 种类型。炎性狭窄是由于肠壁充血水肿和肠壁增厚所导致 , 应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多可缓解 ; 而纤维性狭窄是慢性炎症反应长期反复刺激导致肠壁纤维化形成 , 通常药物治疗无效 , 大多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在小肠镜下完成肠道狭窄相关手术 , 相比于传统的开腹外科手术 , 小肠镜微创、出血少、恢复快 , 优势明显。

【来源:新快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如果觉得《健康|小肠镜弥补胃肠镜盲区(能检查还能直接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