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叫错一水果名字 我们竟跟着叫了几百年(你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2023-06-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再伟大的人,活在世界上就难免会在不经意间犯下普通人都不会犯的错误。满清皇帝康熙,生下来在无兵无权无势的情况下当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是他没有屈服。

诛杀鳌拜平定三藩远征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可谓功勋卓著。平定完叛乱之后哈密国的国王要进献一种水果给天朝上国的清朝,但每次一运到因为时间太久而坏掉。于是想了个办法连同土地一起一路栽培一路护送。

时间虽久但仍是送到了。以至于到了以后清官员都忘了瓜叫什么名字。皇帝尝了之后自觉瓜甜,便随口起了个名字叫哈密瓜,可是它真不叫这个名字。

做个不甘于平庸的皇帝

人人所熟知的康乾盛世,其中的康指的就是康熙帝。自从清朝定都在北京以后,年号就定为康熙。不过年号并不代表权力,这时候的康熙爷虚岁8虽实则只有6岁,在大多数人还在家里享受父母的呵护的时候康熙已经只剩下母亲了。

过了仅两年生母也去世。自此孤苦无依。也许是父母早夭的原因,康熙显得极为早熟,面对先帝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直都是礼遇有加。

直到索尼去世以后苏克萨哈被鳌拜害死,这个时候的康熙才幡然醒悟,权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安全的,并且如果自己就这么隐忍下去的话迟早也就是苏克萨哈的下场。

趁着鳌拜还没察觉到的关头,小康熙帝在太监小桂子的帮助下栽培出了很多会摔跤的小太监。一日宣鳌拜入内殿要求鳌大人指点太监们摔跤。鳌拜自恃满清第一勇士,小太监们一拥而上,动弹不得的鳌拜不慎被小桂子的暗器一刀捅死。

遏必隆也自是臣服,康熙开始掌握朝政大权。康熙十二年,由于三藩势力强大,且其中吴三桂在云南更是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皇帝警觉于是从各方面准备把藩镇的势力撤销。

遭到了眼中的反抗,数月之内六省纷纷造反。在康熙集中火力声讨吴三桂以及允许各路反叛势力归附不予治罪的旗号下,吴三桂渐渐被孤立最终被消灭。后台湾郑克爽也被施琅率海军打败收复台湾,清王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天朝上国太平盛世

内忧已经解决接下来是外患。沙俄自古以来就有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土地扩张的意识,沙俄远征军曾不断入侵中国黑龙江领域,令当地居民烦躁不已。但清朝当时也属于民殷国富不乏精兵强将,萨布素作为满清镶黄旗领军将领在这时候站了出来。

在以萨布素为首的清军的反扑下,俄军侵占黑龙江领土的据点全部被捣毁,只剩下一座孤城雅克萨。由于雅克萨易守难攻,清军暂且撤退。不料沙俄卷土重来,康熙接到奏报立即火速下令,一定要攻占下雅克萨城。

在这道死命令下,雅克萨城终于摇摇欲坠。在历时长达近两个月的攻防战中雅克萨城只剩下66人,摄政王索菲亚见守城无望于是举白旗宣布投降,并与同意与中国商议划定边界。后来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外兴安岭和黑龙江以北地带属于清朝国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军与沙俄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准噶尔也来插了一脚,直到噶尔丹被杀死喀尔喀地区才算被平复。各地收复以后作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连年接受各地朝贡。

其中有一个叫哈密的国家国王想向中国进献当地特产,由于路途遥远只得连土地一起移植。到了以后清朝人已经忘了名字。

康熙也觉得这水果清甜可口,没有名字着实可惜,便马马虎虎起了一个名字叫哈密瓜。

结语:

哈密瓜原本真正的名字叫作鄯善瓜是哈密的特产。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即使是像康熙帝一样可以诛鳌拜平三藩战沙俄的英明神武之人,也是不能避免小错的,但作为普通人,不从众凡事多思考是可以的。

因为如果不敢去否定聪明人的做法的话,那世上就只有所谓的聪明人,就没有笨人了。就像牛顿,从小就被人唾弃为不聪明,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话万有引力就不会这么早被发现了。

参考文献: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如果觉得《康熙叫错一水果名字 我们竟跟着叫了几百年(你知道是什么水果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