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90年·足迹 |(《健康报》是这样诞生的)

2023-06-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足迹——从历史中走来

● 创刊于江西瑞金,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健康报》,如今已经走过了90年岁月。传承与跨越、光荣与梦想,一以贯之,历久弥新。这份黄麻纸油印小报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走过了沧桑的岁月,也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她是我党我军在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办的报纸之一,也有幸成为中国现代报刊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卫生专业报。今天,我们把历史的画卷一一展开,带大家一起回顾《健康报》创刊等历史节点背后的那些人和事。

1931年八九月间,在中央苏区出现了一种四开的黄麻纸油印小报——《健康》,它就是《健康报》的前身。《健康》报是一张对部队进行卫生宣传教育的专业性报纸,由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央苏区前敌委员会总军医处(后改为中央军委总卫生部)主办,它是苏区和红军创刊最早的少数几种报刊之一。

《健康》报创刊的背景是这样的:当时红军中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疾病和战伤严重威胁着指战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是1931年进行的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由于战斗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红军以机动灵活的运动战调动敌人,伺机歼敌,在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的战线上机动奔袭,因病减员的情况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红军的军事行动。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向红军战士宣传卫生常识,进行卫生防病的教育。在一次探望住院的伤病员时,他又意味深长地提出“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健康”的指导思想。对照我担任总军医处长几个月来从前方到后方所了解的情况:一方面是苏区军民缺乏起码的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经常遭受流行疾病的危害;另一方面红军中的卫生机构不健全,许多卫生人员不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更加重了卫生工作的负担。因此,创办一张指导红军指战员卫生防病、帮助卫生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的专业报纸,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于是,只有四个人的总军医处创办了《健康》报。

《健康》报创刊地——瑞金朱坊祠堂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造成了苏区物质条件极为困难。因此,《健康》报只能采用当时苏区自己生产的质地粗劣的黄麻纸。开始是油印,不定期出刊,每期印数仅百余份,只能发到红军的团;后来扩大到地方,发行到乡,数量遂相应增加。

中央苏区时期的《健康》报,在内容上大体包括:中央军委和总卫生部关于卫生医疗和战场救护的命令、决定、指示,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革命医疗作风,介绍红军和苏区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开展卫生运动的经验,介绍卫生防病常识等。它以表扬卫生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介绍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传播卫生知识为主,也善意地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此后,大规模开展的卫生运动,对减少疾病,提高苏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起过积极的作用。到1933年前后,苏区四种危害最大的疾病(疟疾、痢疾、疥疮和下腿溃疡)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其中疥疮几乎绝迹。毛泽东同志1933年写的《长岗乡调查》,专门记叙了轰轰烈烈的卫生运动在苏区开展的情景和引起的变化,对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给予热情的赞扬。

1931年底,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成立后,由于工作机构很快得到健全,《健康》报由宣传科负责出版,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得到了改进。同时,还编辑出版了《红色卫生》、《医学摘要》和《卫生员讲话》等刊物。负责过《健康》报的,有一位名叫刘石的青年,他头脑敏锐,工作热情,可惜在长征时牺牲了,总卫生部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在中央苏区的军民与疾病作斗争的岁月里,《健康》报以它短小精悍,朴实易懂的风格,正确地宣传贯彻了党的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军民的欢迎。红军长征途中,宣传科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自制油墨、蜡纸,还印出了好几期。红军到达陕北后,《健康》报曾一度停刊。1946年8月15日,《健康》报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的机关报在佳木斯复刊。1950年4月,《健康》报迁来北京,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的机关报,后来,周恩来同志亲自为报纸题写了报头“健康报”三个字,这就是现在的《健康报》。

文:《健康报》创始人贺诚(冯彩章 李葆定记录整理)

视频:管仲瑶

原标题:《90年·足迹 | 《健康报》是这样诞生的》

如果觉得《90年·足迹 |(《健康报》是这样诞生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