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九九重阳 久久牵挂。只愿久伴(念彼安康)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佳节重阳

《岁月神偷》里说:“在变幻的生命中,岁月,原来是最大的神偷。”

不知不觉,秋天已经过去大半,又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阳节”承载着人们思想的厚重,也承载着情感的厚重。

重阳节起源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习俗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厚,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佩茱萸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赏菊花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

吃重阳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糕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重阳时节修身养性

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

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趁着这个节日,打个电话、回家吃饭,给父母最温暖的陪伴。

毕竟,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告诉他们:“您养大我,我陪您变老”。

佳节又重阳,九九情意浓;愿时光不老,爱常伴左右。

如果觉得《九九重阳 久久牵挂。只愿久伴(念彼安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