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什么素主荤辅比荤腥为主的饮食更健康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当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传统文化中认为五谷是主食,是营养人体生命的主体,五果是主食的辅助,肉类是主食的助益,不宜过度,否则就会“满则溢”,而蔬菜则可以使体内充盈,气机运转调达通畅。

由此可见,我们祖先的饮食养生理念讲究素主荤辅,跟现代以荤腥为主的饮食结构是不同的。

对于饮食结构和健康的关系,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做过研究。

比如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调查了6万人的饮食状况,研究结果发现,人们的饮食结构越是接近素食,糖尿病的发病率就越低:

什么都吃的人,糖尿病发病率为7.6%,不吃红肉的人为6.1%,只吃鱼蛋奶的人为4.8%,吃蛋奶素食的人为3.2%,吃全素食的人为2.9%。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性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性质非常稳定,不会对慢性病有任何促进作用;

而动物蛋白质带来的副作用却十分明显,它不仅富含激素,而且可能促进炎症、促进慢性病进化等。很多科学研究都证明,以肉食为主的人,癌症发病率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蔬菜、水果、薯类等素食,不仅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还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饮食结构中如果加大蔬菜水果和薯类等素食的比例,可以维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通畅、提高免疫力,降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以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实际上是由人体的生理学特征决定的。换句话说,人体其实天生就是被设计用来吃素的。

从口腔结构来分析,人类的牙齿是扁平的臼齿,下颌关节可以左右滑动,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磨碎食物,是典型的素食型口腔结构。

而肉食动物的牙齿是尖利并且突出的撕咬齿,下颌关节只能上下运动,这些特点有利于咬碎、撕碎骨肉。

从唾液和胃酸的酸碱性来看,人类有发展完善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碱性的,有许多消化酶,可以初步消化水果、谷类。

而食肉动物口中只有细小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酸性的,没有消化酶,不擅于消化谷类,但肉食动物的胃酸强度是人类的10倍,更有利于消化肉类。

从胃肠结构特点来看,人类的胃是椭圆形的,肠道是脊椎长度的10倍,肠道内壁还有很多褶皱和绒毛,表面积很大,

因此食物可以缓慢地通过消化道,有利于充分吸收植物性食物里面的营养。

而食肉动物的胃呈口袋状,肠道长度只有脊椎长度的3倍,肠道内壁光滑短平,表面积小,这些特点有利于迅速将容易腐烂的肉类排出体外。

人类胃肠道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吸收植物性食物里面的营养,但这种特点却会导致肉类食物的残渣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过长。

肉类是比较容易腐烂的,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的话,就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毒素。肉类残渣产生的垃圾和毒素种类很多,

例如有一种叫做左旋肉碱的物质,它如果大量沉积在体内,不仅会增加肠道菌群的分解负担,而且会大大增加动脉阻塞的风险,这也是高脂肪类食物更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对比分析人类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特点就可以发现,素食是人体的天然生理机制。

每一次的随手转发与点赞或许就能点亮一个生命!

作者:无痕 配图:修为 美编:清水荷

如果觉得《为什么素主荤辅比荤腥为主的饮食更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