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故乡的味道:小时候吃的东西(这辈子都忘不了)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最近在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万事有心 人间有味》,品尝的各地美食,自创的居家小菜,让好吃的同道中人在深夜阅读时倍感饥饿难熬。索性,我也写一篇,或者一个系列,故乡的味道太丰富了,一篇怎能了结?

前两天,微信群里开始拼团,山东大樱桃(车厘子)正在热卖中。看着红艳艳的图片,我有些心动,忍住不买。毕竟,上个月才吃了四川小樱桃,让记忆再保留一段时间。

四川人见面聊樱桃的时候,发音接近“恩桃儿”感觉,“恩”是轻声,“桃儿”连读带点清脆,听起来很像“ter”。

一个朋友曾感慨,“我遇到的好多四川人,没有不喜欢吃樱桃的。”的确,那些果实小、果核大、果皮薄、又酸又甜的红色小可爱是那么让我们牵肠挂肚。

当漫长又阴冷的冬季过去,川东的春天需要一丝明媚,黄灿灿的油菜花最爱“打望”,从一片翠绿中伸长了“脖子”眺望。当惊蛰过后,孩子们身上的厚重冬衣渐渐换成轻薄外套,捂了一个冬天的粉嫩皮肤也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恰好此时,樱桃树也开始孕育希望。

攀枝花的樱桃一般熟得最早,每年4月前后,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只要看到农贸市场的摊位上摆放出小小一篮子的樱桃,我便疾步回家,告诉妈妈早点去买回来,当天就吃到。最惊喜又意外的是,有一回刚推开家门,朝餐桌望去,只见一盘洗好的小樱桃,闪着光,红得发亮,彷佛在说:“我比你先到。”

没有冰箱的年代,樱桃很少放过夜再吃。当天摘,当天卖,当天吃,最好能去樱桃树下,现摘现吃。皮太嫩太薄,熟透了就撑开得更细嫩,洗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坏,吃的时候更得小心翼翼,往往是味道还没品尝就吞进肚里。

妈妈说:“原来家对面的山坡上有一棵樱桃树,每年看着看着,人还没吃到,就被雀儿吃了。”后来,那户人家干脆把树砍了。再后来,城镇扩建,山坡夷为平地建了商品房,我们放学后游玩的田野和池塘也一并消失了。

以前,物流不太发达,高速公路也少,川东的冬季时令水果只有广柑,或者北方运来的苹果。每年春天,最让人期待和留念的水果,就是小樱桃。长得讨喜,小巧又秀气,周期不过两个星期,最怕刮风下雨,能吃上一回便是幸运。尝过小樱桃,才算是春天的圆满,因为难得而更加珍惜。

随着保鲜技术的提高,樱桃从四川到广东最多两天时间,尝鲜是绝对可以的。但属于樱桃的记忆,顺丰快递也无法寄送,只可意会,偶尔言传。

如果觉得《故乡的味道:小时候吃的东西(这辈子都忘不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