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申论热点:保健品骗局(老人为何屡屡上当)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背景链接

近日,黑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老年人保健产品等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购买的保健产品,在7日内可以无理由退货等。这一暖心的好政策立刻引发群众拍手叫好。在老龄化社会,保健品市场如同黑洞侵蚀着老年人的钱包,整治保健品市场势在必行,这成为老龄社会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综合分析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打击保健品骗局,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需多方合力共同为之。在一场场保健品骗局中,骗子的手段大多是:虚构夸大老人病情;爸爸妈妈不离口;终身免费试用;送礼品博开心。可谓步步用心,最后成功引鱼上钩。

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五成以上。而在这其中,缺失儿女关爱的孤独老人成为黑心营销者的首选对象。老人们年纪增大,身体日益不好,对于骗子口中能让他们“恢复体力、重放青春”的保健品非常信赖。同时,老人们又缺乏必要的防骗意识和维权意识。而多数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鲜于陪伴,老人身心空虚,正好骗子们乘虚而入,一声爸爸妈妈,叫的老人欢心,自愿掏出腰包,购买夸大其实的保健品。

看来,保健品市场的整顿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应当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加强监管;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子女要定期回家看看,了解老人所需,给予他们正确的消费引导和精神上的关怀。只有社会各界一同营造监督保健食品市场的良好氛围,黑心保健品市场才能离我们的老人们越来越远。

相关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不完善,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1、保健品行业相关法规还不完善。2、日常监管落实不到位,缺少专业的监管执法队伍。3、执法力度不够,骗子违法成本低。4、保健品虚假广告屡禁不止。

二是老年人防骗意识薄弱。1、一部分老人缺少关爱,很多都是空巢老人,所以对推销员比较依赖。2、老年人往往存在“健康焦虑”,又比较欠缺医学、科学知识,所以容易被骗。3、年人相对信息比较闭塞,更容易相信陌生人。4、举报维权意识不强,很多人老人被骗了,又怕子女担心,于是忍气吞声。

三是社会各界合力监督不够。1、针对老年人消费观念的专题宣传不到位。2、新闻媒体曝光骗局力度不够。3、举报渠道太少。

相关对策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监管职责,建立国家保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经营保健品的行业规定和营销规范,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2、严格落实食药监督、工商、卫生等部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无照经营,严查冒牌“名医”“专家”非法诊疗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3、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在查处对生产经营企业处罚的同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以零容忍的态度追责,遏制“保健品”骗局丛生的乱象。4、严格规范涉及保健食品广告的制作和传播行为,重点整治存在夸大夸张虚假宣传、误导受众等问题的保健食品广告。

二是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1、子女应该多关心老人的生活,了解老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多花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2、社区或子女应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医学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3、老年人还需主动丰富自己的信息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与社会多接触,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4、提高维权意识,一旦受骗应及时报案,存消费凭证,及时投诉举报。

三是营造全社会监督保健食品广告的良好氛围。1、社区机构、公益组织可以给老人开展正常的养生培训,包括讲解保健品骗局的真相,提前为老人打预防针,引导老年人科学理性消费,远离保健品的骗局。2、借助媒体曝光此类骗局的招数和路径。3、设立举报电话,建立社区保健品监督网络。

权威论述

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更坚决、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大对违法营销、违法广告、欺诈销售行为的治理力度,加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充分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依法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稽查专员 张晋京

要正确对待广告宣传,人群中个体的差异很大,不要盲目相信广告里的用语,不要轻信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慎重看待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王中

高频金句

1、消费者要在自身身上找原因,提升“抗黑”抵抗力,如果老人们对保健品有正确的认识,怕也难被各种“神药”忽悠。

2、保健品骗局,当然不是保健品原罪,而是营销中的套路把戏。

3、禁绝老人在保健品骗局中上当受骗,亲情才是最好的免疫。

4、卖保健品的比儿女还亲、只因寂寞才大买保健品……这些病症,也许只有亲情赡养才能“药到病除”。

5、监管在路上,咱们自己也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被无良保健品谋财害命,如果要买保健品,请到正规药店购买,有病还是得去医院。

案例拓展

加拿大

立法监管范围包括产品定义、产品许可证管理、场所许可证管理、临床试验、标签和包装、广告词、不良反应报告等。倘若保健品在加拿大境内或境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销商须在意识到该反应15天内通报联邦卫生部,卫生部应尽快做出安全性评估,并决定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停止销售、强制召回、撤销许可证。

新加坡

保健食品在新加坡被称为健康补充剂(health supplements),是一类健康产品,由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 Authority,简称HSA)负责监管。针对健康产品的监管,新加坡制定并颁布了《健康产品法》(Health Products Act),规定了生产、进口、注册和备案等内容。与西药和中成药相比,新加坡对健康补充剂的监管较为宽松,不需要上市前的注册申请,主要监管措施为上市后的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

本文由申论一点通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

如果觉得《申论热点:保健品骗局(老人为何屡屡上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