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梅雨季节如何保持健康状态(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地板冒汗、墙角发霉、照镜子自带朦胧滤镜……梅雨季节来临,空气湿度大、气温高,不仅衣物容易发霉,也会让人浑身乏力、不自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梅雨季节,风湿、心血管病、皮肤病等各类疾病易发作和加重,另外如果进食不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如何在梅雨季节保持健康的状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又该如何预防疾病复发?日前,记者邀请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感染科、中医科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风湿病患者要避免受凉

气候变化与风湿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梅雨季节,湿气与暖空气交替入侵,风湿病病友们常常会关节炎发作疼痛难忍。

在预防方面,风湿病患者首先要避免受凉。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厉小梅提醒,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温差大,晴雨交替变化快,环境闷热,大家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喝冰饮料,穿衣单薄。此时切忌过度贪凉,类风湿关节炎病友尤其要注意四肢关节的日常保暖防护,避免空调及电风扇直接吹关节。

此外,还要注意防霉防潮,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可以使用樟脑丸、防霉丸、艾草包等常用的防霉用品;可利用竹炭、木炭制品和空气净化器、除湿器等除湿用品降低房间湿度;如果被雨水淋湿,要及时擦干。控制高脂饮食,痛风患者尤应注意禁食高嘌呤高能量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多吃应季新鲜的蔬菜水果,切忌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出汗多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礼坤表示,黄梅天因气压偏低、湿度大、闷热等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影响,可能会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发生。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马礼坤提醒,要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开空调降温时应适当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身体舒适感。黄梅天出汗较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应注意补充水分。

“黄梅天,气压较低,天气阴沉,容易使人情绪低落,要管理好情绪,避免暴怒、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在饮食方面,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热量、高脂饮食。”马礼坤表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心脑血管病的病友,应当做好血压、心率等管理,有条件的家庭每天测量血压1~2次;坚持原有的药物治疗,避免血压和心率大幅度波动。

当心股癣、足癣发病传染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思平表示,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被褥潮湿,蚊虫活跃。蚊虫叮咬皮肤可导致虫咬皮炎,婴幼儿被叮咬后可发生血管性水肿;隐翅虫等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强酸性的毒液接触皮肤还会导致隐翅虫皮炎。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通风,清洁布艺沙发、草席等蚊虫易藏匿的地方;注意清洁宠物;关好纱门、窗,应用蚊帐、蚊香、驱蚊花露水等驱赶蚊虫;当虫子落在皮肤上应小心吹赶,不要在皮肤上将虫子打死或压碎。如不慎接触毒液,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

此外,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梅雨季节股癣、足癣发病率高,并且有传染性。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衣物鞋袜、浴盆、毛巾等。真菌不耐热,100°C 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梅雨无法日晒时,可用热水洗烫衣物消灭传染源。痱子也是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高温闷热,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阻塞汗管,汗液外渗至周围组织所致。应注意通风散热,衣着宽松透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水果切开后应尽快吃完

“高温、多雨、高湿度天气会使微生物迅速繁殖,蚊蝇等在夏季进入繁殖高峰,它们所携带的各种病原体容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人体在夏季消耗大、胃酸酸度低,抵抗病菌的能力弱,易受到病毒病菌的‘侵袭’。”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科主任李磊表示,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在预防方面,夏季饮食应保持“清洁、新鲜、清淡、适量”,防止病从口入。新鲜食品上附着细菌和寄生虫,梅雨季节大量繁殖,易沾染菜刀菜板,所以菜板和刀具要生熟分用;尽量避免食用过夜的剩饭菜,隔夜米饭尽量用瓷碗盛放,放置于冰箱,必须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少储存大米、豆类、花生、香蕉、桃等易霉变的食物,随吃随买;少食用田螺、贝类、螃蟹等易带致病菌的食物,食用时要煮熟蒸透,酒泡、醋泡或盐腌后都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瓜果、蔬菜在食用前应彻底洗净,西瓜等水果切开后应尽快吃完,放入冰箱内保存也不可超过24 小时,各种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在进食前应重新加热。

腹泻患者用过的餐具、便器、卧具都应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出现不明原因剧烈腹泻、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梅雨季需重视“防湿邪”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李金虎表示,中医从天人相感的角度出发,认为梅雨季节患病或旧病加重,与身体感受“湿热邪气”有明显的关系。因为“乍雨乍晴”,导致“湿中有热、热中有湿”。梅雨季节日常生活养生中,需重视“防湿邪”。可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一是尽量降低外在环境中的潮湿;二是加强身体运化湿邪的能力。若不慎淋湿应及时擦干更换衣服;阴雨天气关闭门窗,天晴后及时打开,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干燥剂、空气除湿机。

饮食方面,可减少瓜果、牛奶、肥腻食物的摄入,以避免内湿的产生,适当服用扁豆、薏米、赤小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家中可备用藿香正气水(不含酒精型)和甘露消毒丸,在感觉胸闷、腹胀、腹泻等身体不适时可适量服用。切忌短时间高强度过量运动,梅雨季节晨起时气温低、湿度大,建议户外运动条件不佳时改为室内锻炼或推迟至上午10点后。

李金虎提醒,梅雨季节,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睡眠不足造成的机体疲劳及不适而诱发关节炎、心血管病等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身体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方萍 朱伟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晓

如果觉得《梅雨季节如何保持健康状态(专家为您答疑解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