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处暑后 吃这种食物(滋阴补血又养胃 你吃了吗)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民谚云:“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说的是,农历七月中旬,也即处暑前后,是吃鸭的时节。

鸡鸭牛羊,四时常有,为什么处暑偏要吃鸭?

因为这时候,人可得好好补一补!

暑伤气,鸭来补▲▲▲

处暑之“处”,为终止之意,指暑气到此而止。此后,暑湿退去,秋意渐浓。

中医云,暑伤气。天气热,则肌肤腠理疏松,阳气外泄。故暑热季节之后,人多少都有虚劳之症。补虚劳,是初秋的保养要旨。

但同时,又不可肆意大补。

若在秋燥天,还常吃牛羊等温燥之物,极易燥热上火。于是,性味甘凉的鸭子,就成了最好的进补品。

鸭肉之补,为清补、凉补。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如是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选鸭子,有考究▲▲▲

俗话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又说,“夏吃公鸭,秋吃母鸭”,因公鸭微寒。所以,处暑吃鸭,大概以老母鸭为宜。

鸭子如何入食?则得跟南京人学一学。

南京又称“鸭都”,濒临长江,河网密布,蓄养家鸭的历史已有千年。

民谚云,“金陵(南京古称)无处不吃鸭,金陵鸭无处不可吃。”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吃法:春天,鸭子膘肥体壮,做成烤鸭,香气最浓;夏天,用琵琶鸭煨汤,据传可祛暑清热;冬天,天寒地冻,正适合做腊板鸭。

秋天呢?莫若萝卜老鸭汤。萝卜也有滋阴润燥之效,与老鸭相得映彰。

其实,不仅处暑,老人平日养生,鸭子也是上品。

《红楼梦》里,元宵夜,合家赏灯看戏到四更天。贾母觉腹中饥饿,凤姐马上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

熬夜常生虚火,吃温性的鸡肉,或火上添油,鸭肉滋阴降燥正相宜,兼之贾母年纪大、脾胃弱,粥恰可养胃。凤姐的心思,可谓体贴入微。

贾母原籍南京,当地直到如今,仍有个老规矩:处暑那天,要把鸭肉分送给亲朋好友,称为“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这个处暑日,也给家人煲个鸭子汤吧。

如果觉得《处暑后 吃这种食物(滋阴补血又养胃 你吃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