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元素——维生素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2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点击上方“小浪底不浪XU”,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导读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水果和蔬菜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其中,有一种物质对我们的健康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是维生素。

维生素,顾名思义,即维持生命健康的要素。单从字眼上就能感受它对人体的重要性。

但维生素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维生素的发现

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我们都知道:维生素作为一种身体补充剂,具有美白护发、延缓衰老、补充体力的神奇效果。

然而,维生素的发现史,其实是一部人类与“维生素缺乏症”不断抗争的过程。

远在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很多药理学家就提倡利用动物肝脏来治疗眼疾,就是我们熟知的“夜盲症”。

在抗美援朝期间,就有很多志愿军战士因后勤补给问题导致缺乏维生素的普遍缺乏,患上了“夜盲症”,甚至一度影响了战局。

1912年,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糠皮中提炼一种物质,发现这种物质对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命名为Vitamin。

自此,解决了困扰人类上千年的问题。

01 人类的抗争——"脚气病"

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很多生活条件好的人,身体出现了很多不明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胀、厌食,严重的甚至出现肌肉酸痛、下肢无力、失眠、健忘等情况。

这种病在当时称为“脚气病(Beriberi)”。

注意:“脚气病”不同于我们常说的“脚气”,它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当时很多穷人反而没出现这种问题,而以精米为食的富贵人家,则成为脚气病的重灾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甚至有很多地方出现“脚气病”而大量致死的情况。

当时,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多种饮食和补充牛奶来缓解,但科学家始终无法找到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源。

很多人认为脚气病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荷兰医生艾克曼通过从动物实验将脚气病人的血液注射到动物身上进行研究,但没有任何进展。

后来他在无意中发现,吃精米的鸡容易出现“脚气病”症状,便利用精米和糙米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实验对象呈现出完全不同症状。于是得到了一个结论,病菌来自“精米”!

这种结论放现在明显是不正确的,但当时确实没有更多的研究进展。

受艾克曼研究结果的启发,人类开始通过粗粮等膳食纤维搭配的方式来防止脚气病的发生。直到“维生素B1”的发现。

02 维生素B1的发现

1912年,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糠皮中提炼一种物质,发现这种物质对维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命名为Vitamin。即现在的维生素B1,因为它能有效治疗“脚气病”,就取脚气病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B作为其名称。

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以酵母含量最为丰富。在动物性食物中,内脏、瘦肉、蛋类的含量较多。在植物性食物中,以粮谷、豆类、干果含量较多。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维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

03 维生素A的发现

1913年美国教授麦科勒姆,通过肝脏的研究,发现了脂溶性物质A,并将它用来治疗“眼盲症”病人,发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眼盲症在德语中首字母为A,故将其称为“维生素A”,这也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脂溶性维生素”。

这种神奇的物质被广泛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眼症等疾病。

04 维生素C的发现

在大航海时代,轮船一般在海上漂泊数月,船员中普遍出现一种流行病,它会造成牙齿脱落,疲乏易怒、极其消瘦,甚至肌肉腐烂,这种病在当时被称为“坏血病”。

刚开始大家认为是由于缺乏运动导致的;后来人们发现老鼠不会得这种病,就有很多人尝试抓老鼠治病。

甚至有西方人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这些措施往往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1747年,英国医生詹姆斯林德,发现坏血病高发人群是普通水兵,他们日常饮食以粗饼干和咸肉为主,而营养更丰富的高级士兵则很少出现。

于是他将士兵们分为不同组,给他们服用不同的食物,进行各种对比,发现吃到橘子或喝到柠檬水士兵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由此,产生了使用柠檬水调理饮食的习惯,解决了延续上百年的海上疾病。

后来,柠檬中的“抗坏血酸”被提炼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维生素C。

05 维生素D的发现

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期间,以骨骼畸形、骨骼软化、X型腿、O型腿、鸡胸等症状的“佝偻病”开始在儿童中大规模出现。并且人们发现,城市里患佝偻病的孩子数量远高于农村地区。

当时,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高楼大厦或者原因遮挡了太阳光导致的。

麦科勒姆在发现了维生素A之后,继续进行佝偻病的研究。他将鱼肝油加热破坏后,提炼出一种物质,给佝偻病人服用,发现可以有效治疗佝偻病,将其命名为“维生素D”。

06 维生素B3的发现

19世纪初,美国大规模爆发了一种“赖皮症”,患者多出现斑点、灼痛、溃烂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因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坏死而死亡,这些疾病在出现之初被认为是病菌导致的。

美国医生约瑟夫·古德伯格挑选了一部分患病犯人作对照研究,发现“癞皮病”与饮食单一有很大关系。

1937年美国化学家埃尔维耶姆从动物肝脏中提炼“烟酸”,对“癞皮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故将其命名为预防“癞皮病因子”,英文缩写为PP。

后来,经研究发现它属于B族维生素,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维生素B3,一般在肝脏和瘦肉里面比较多,可以有效治疗“癞皮病”。

维生素的分类和命名方式

截止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几十种维生素,其中十几种对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维生素的命名方式比较多,最初主要是由疾病单词的首字母命名。后来随着发现的维生素种类原来越多,不少维生素又根据发现者的名字及发现顺序进行命名。

其中,有一些维生素为了特殊目的而命名,如抗贫血因子维生素M,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猴子(Monkey),将其命名为M。

同时,科学家发现很多已被命名的维生素其实属于另一种类别,于是就出现了维生素编码的断层和不连续,即现在命名的维生素B1, B2,B3,B6,B9,B12等。

维生素从分类上,可以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这类维生素可以溶于水,常用的有B族和C族维生素。人体服用过量的水溶性维生素会随尿液排出,也不耐高温。因此维生素A就不适合高温烹制。脂溶性维生素:这类维生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脂肪中。分别是维生素A 、D 、E、K。这些维生素稳定性比较强,可以随脂质的吸收存储在肝脏中 ,排泄率不高;摄人过多易引起中毒,摄入过少则会出现相关的缺乏症。维生素到底摄入多少合适?

现代人很重视维生素的摄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也出现了眼干口燥、身体发虚、浑身乏力等症状,就开始通过服用维生素片补充身体。

但是,对于维生素的补充不能盲目追求。

如果过量服用维生素片,可能因为维生素的堆积而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

历史上,生活在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曾因大量服北极熊和鲸鱼的肝脏,导致维生素A的大量堆积,造成大范围的维生素中毒现象。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14种,其中很多维生素可以通过日常膳食获取,并且一些甚至能自己在体内合成。

其实,维生素的摄入量,与每个人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习惯具有密切关系。

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度运动及规律的生活作息才是保持健康的真正秘密!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

不同维生素的作用与来源

1、维生素A

作用: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帮助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对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细菌以免感染,保护上皮组织健康,促进骨骼与牙齿发育。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长粉刺。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2、维生素B1

作用:被称为精神性维生素,强化神经系统,维持神经组织的正常活动,从而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能保证心脏正常活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稳定食欲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状况。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主要食物来源:搭配粗粮,如燕麦、小米、苦荞、全麦面包等。此外,尽量少喝酒,减少维生素B1的流失。3、维生素B2

作用:又叫核黄素,参与体内广泛的代谢过程,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之新陈代谢,并有助于形成抗体及红血球,维持细胞呼吸。缺乏症:缺乏时会出现上火、口角炎、脂溢性皮炎等,严重时还可导致结膜炎、眼睑炎、角膜血管增生、畏光等症状。主要食物来源:蛋黄、河蟹、鳝鱼、紫菜等。4、维生素B3

作用:抗癞皮病因子,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缺乏症:癞皮病:皮炎、腹泻、舌炎、肠炎,严重导致精神异常、周围神经炎和痴呆。主要食物来源: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肌肉组织,水果、蛋黄中也有微量存在,5、维生素B6

作用:与人体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有关,而人的情绪正是受到神经递质的调节。其中,它对女性的作用尤为明显。缺乏症:如果摄入不足,就容易情绪悲观、易激动、抑郁急躁。主要食物来源:谷物和蔬菜,譬如大豆、花生、甘蓝菜等。肉类也是天然的维生素B6补充剂。6、维生素B12

作用: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完整,同时负责核酸和氨基酸代谢。缺乏症:反应迟钝、脑子发木。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红肉、蛋、奶等,以补充大脑营养。7、维生素C

作用:又称抗坏血酸,强抗氧化剂,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缓解紧张情绪。可有效防止坏血病,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有重要作用。缺乏症:坏血病,牙龈炎,骨质疏松,乏力困倦;主要食物来源:新鲜蔬菜如青菜、韭菜、菠菜、辣椒等,新鲜水果如橙子、红枣、山楂、猕猴桃等。8、维生素D

作用: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和多种癌症,减轻季节性抑郁。缺乏症:佝偻病、增加癌症患病风险、与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相关。主要来源:多晒太阳,日光暴露后人体皮肤可有效合成维生素D。鱼肝油、含油脂的鱼类及奶制品,但含量较少,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9、维生素E

作用:也叫生育酚,对于精子和卵子质量的提高作用非常明显;合成凝血因子,预防出血性疾病。

缺乏症:牙齿发黄、人体加速老化、四肢乏力,易出汗,皮肤干燥,头发分叉,性能力低下、妇女痛经。

主要来源: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压榨植物油、柑橘皮、胡桃等。

10、维生素K

作用:又称为叶绿醌、抗凝血因子。维持正常的骨钙代谢、保护心血管健康缺乏症:凝血因子活性低下主要来源:肠道细菌合成,绿叶蔬菜如花边甘蓝、菠菜、西蓝花等含量比较高,奶及肉类、水果、蛋黄及谷类。

如果觉得《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元素——维生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