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两代香港人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访香港畅销食谱作家方晓岚

2023-06-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香港畅销食谱作家方晓岚(李纳新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纳新):为期七天的香港书展17日在香港举行。今年,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在香港推出传承中华文化的新书。其中,商务印书馆推出了香港著名食评家陈梦因的经典之作《食经》,以及陈梦因的儿子及其夫人——香港畅销食谱作家陈纪临、方晓岚夫妇的新书《我们两代人的食经故事》。记者日前专访了方晓岚女士,听她讲述香港一家两代人坚守、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

《食经》的作者陈梦因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星岛日报》的总编辑,他以“特级校对”的笔名在《星岛日报》上撰写“食经”专栏,讲菜式和做菜的道理,经年不辍,是中国第一代在报纸上连载“食经”的专栏作家。后来,其专栏文章结集成十册图书《食经》,在香港和内地多次出版,并一再加印。如今,商务印书馆推出了珍藏版的《食经》,同时推出的还有陈梦因的儿子陈纪临、儿媳方晓岚的新作《我们两代人的食经故事》。

陈纪临、方晓岚夫妇深得陈梦因的厨艺真传,继承了父亲用心做菜的精神。几十年来,夫妇俩潜心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先后在香港出版了《真味香港菜》《外婆家的潮州菜》《在家做江浙菜》等15本畅销食谱,在台湾出版了四本食谱,在英国出版了英文巨作《中国食谱》。两代人的食经故事相同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不同的是到了第二代,舞台变得更大了。方晓岚说:“我觉得我们的精神最主要是一种传承,他传给我们,我们接受了他的教育,然后我们再传出去,我想我们做到了。作为第二代,因为时代不同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舞台更大了,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卖我们的书。”

2014年,受国际知名出版社菲登的邀请,陈纪临和方晓岚为菲登的国别食谱系列丛书撰写中国册,这就是2016年出版、厚达720页、重达2.1公斤、汇集了中国30多个省市区饮食文化的英文食谱书——《中国食谱》。

2016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菲登的摊位一如既往地巨大且位置优越,不同的是这一年菲登摊位的一大半都摆放着精美的《中国食谱》,这是首次有中国作者的书登上如此荣耀的位置。《中国食谱》得到业界一致好评,此后法文版、德文版等七种语言的译本版权敲定。如今,《中国食谱》的法文版、德文版已经出版。方晓岚感谢陈梦因传承下来的精神和资料可以成就这部大书,也感谢中国五千年深厚的饮食文化历史给予这本书丰富的内容,“我想,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的人介绍中国和中国菜。很多人连中国都没有去过,吃的中国菜都是唐人街的中国菜。我们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们起码要告诉他,中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特区,然后我们对每一个省份、特区去描述它。起初我们写了800多个食谱,后来因为书太厚了,就删到600多个食谱。我们必须是每个省份都有它的代表性的菜,这样可以表现出中国的疆土宏大,历史文化悠久。”

上世纪90年代,方晓岚与在IBM中国工作的陈纪临一起迁到北京居住了几年,从那时至今,夫妇俩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地,他们就去品尝当地菜肴,逛菜市场,结交厨师朋友,潜心研究当地烹饪和美食文化。几十年来,夫妇俩收集了1200个中国各地食谱,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看着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过来,我们有很大的感受。在饮食方面,绝对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我觉得人民的生活真是改变了很多。餐馆水平的提高是很多人都看不见的,但我们看得到,我希望继续繁荣下去。”

方晓岚希望未来中国能培养出更多有厨艺、厨政、厨德的专业厨师。她也希望厨师们能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用心去做菜。

如果觉得《两代香港人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故事——访香港畅销食谱作家方晓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