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16种心理平衡法

2023-06-0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8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轻轻呼吸,浅浅微笑,让生活变得更加阳光温暖,既能做冬日里的暖阳,又能让你感受夏日的冰爽,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16种心理平衡法,享受生活的朋友看过来!

有人对如何保持健康概括为四句话:“饮食合理、适度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前三句话易理解、可操作,而后一点则难以做好。但是,心理平衡至关重要,它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首先在于认知,而心理保健是心身和谐的关键。

中国要建立和谐社会,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与内心和谐。

现今,许多人之所以过着一种忧郁、枯燥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不能从那些使自己精神失调、恼怒、痛苦和担扰的事情中走出来,因而他们无法使自己的心身保持和谐。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心身和谐是心身健康的基础,其关键是心理调节作用。心理作用于躯体时,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体内动态平衡,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协调。现代心身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自我意识对机体心身的主动调节作用。

自我意识是人类个体与动物界的显著区别,它是人格发展的核心结构,是一种高级反映形式。自我意识不是生而就有的。只有经过社会化过程,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并对自己的能力、特点以及前途等有所看法才构成自我意识。主动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功能,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个体不仅能根据客观评价和自我实践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自己的意识,而且能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种活动可以通过心理而作用于躯体生理,作用于心身健康。

情绪和心身健康关系密切,任何情绪活动总伴随着生理、生化的变化,控制和调节情绪状态对心身健康影响很大。青年人的情绪虽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起伏波动,但一般也要到青年后期或中年时才趋于稳定。自我意识的水平达到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可以推延情绪发作和发作后适可而止。某些中年人的城府较深,喜怒哀乐可以不形于色,但若不能内在消化心理冲突也会导致结郁罹疾。自我意识调节和控制情绪与对客观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评价有关。学会善于掌握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适应社会发展情况,对维护心身健康至关重要。

16种心理平衡方法

研究表明,以下16种方法对促进心身健康是行之有效的:

一、换一种方法思考。要认识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须认真对待,非达到完美不可。其实,人所遇到的事只有5%非常重要或紧迫;15%至25%是比较紧迫的,剩下的大多不像人们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和紧迫。事事认真,势必长期有重压感而心身疲惫,甚至功能紊乱,终致患病。而所有事务中,没有比自身健康更重要的了。

二、不做无谓的联想。“如果……必然……”常是最不合理,却又最常见、最有害健康的联想。如某事不成功,自然联想到更重大的事的失败,又会联想自己今后的统统失败,自己从此以后就彻底完了……从而忧心忡忡,甚至一蹶不振。其实,有许多事情的后果绝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些事情的恶果是人们错误联想的结果;从容应对倒常常能够柳暗花明,“船到桥头自然会直”。

三、有时“难得糊涂”反而更好。记住:要想健康些,有时只能糊涂些!

四、要学会及时释放压力,要善于及时表达情感。如此,有助于抗抑郁。

五、多结交朋友,善于及时宣泄郁闷,取得有效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度越高,患癌的可能性越低,越容易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

延伸阅读:

生活中不能不知道的小常识

1、人体一天最佳睡眠时间:晚上10点 - 清晨6点;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

2、正确的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土豪,晚上吃的像乞丐。换句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3、人体活动应当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比如夏天应当多运动、多出汗;而冬天则多休息,早睡晚起。

4、手机拨通或接听的一瞬间,辐射非常强。聪明的做法是:看到接通的提示后,才将手机放在耳边。

5、冬日的暖阳不仅补钙,而且还能加快人体各器官的血液循环。冬天阳光明媚的早晨,不妨走出室外,背对太阳,适当晒一晒。

6、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7、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16种心理平衡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