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4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新生儿的出生通常都是让新手父母们激动和欣喜的,但千万也不要忘记好好呵护新生儿的到来哦!下面,小编分享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了解新生儿呵护知识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只生一个孩子,优生优育”几乎成了当今社会及家庭的热门话题。怎样使仅有的一个孩子健康发育,茁壮成长,这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尤其年轻妈妈所牵肠挂肚的事。由此,来自上一代的“权威”,来自传统的经验,来自隔壁邻居的育儿常识或建议纷至沓来。然而,儿科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许多貌似真知灼见的育儿常识往往是错误的。下面举出一些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走出这些“误区”。

一、母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因此哺乳期越长越好。

母乳喂养确实是对孩子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的生长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哺乳期过长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日渐长大,对营养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原本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其它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已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的营养需要。同时母乳的分泌量以及营养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低。加外,哺乳期过长而不添加其它辅助食物,易导致小儿“唯奶是食、非奶不吃”,结果造成营养不良。一般来说,哺乳期最短不能少于六个月,而以十至十二个月为合适,最长不应超过一岁半。

二、小儿体温高于或低于37℃则表示小儿生病了。

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建立或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体温较成人变化大。通常小儿在清晨的体温会低一些,傍晚的体温会高一些。另外,在哺乳、喂食后,哭闹、玩耍或被拥抱时间过长时,体温都会有所升高,有时甚至高达38.3℃,这些都可以是正常的。测体温时,肛门36至37.7℃,口含35.5至37.2℃仍然属于正常的范围。由此可见,不能一概认为体温高于或低于37℃就是生病了。当然,如果是体温持续上升,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出现,则应就诊。

三、小儿肥胖意味着强壮,因此小儿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肥胖和强壮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强壮是指在合理营养情况下小儿长得精神饱满、红润结实,而肥胖则是营养过剩的一种表现。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对小儿的健康是一种潜伏的危机。一醒即吃,吃饱即睡,卧床多于活动,动辄进补,小儿稍不愉快则巧克力、宝宝康、赖氨酸、人参蜂王浆等等侍候,导致小儿自身生理节律和免疫功能得不到合理调节,虚而胖之,抵抗力减弱,疾病也就接踵而至。小儿从小就开始发胖,成年后患糖尿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机会比健壮小儿大得多。因此合理的饮食、合理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营养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四、小孩活动过多就是患了“多动症”。

现代某些家庭对小孩的重视甚至溺爱,往往使小孩较活泼天真。但是有些家长见到小孩活泼好动说认为患了“小儿多动症”,这是错误的。应该提出的是,“多动症”也叫“注意力不集中症”,这是需要通过小儿科医生或小儿精神科医生检查才能确诊的,而不能简单认为活动过多就是“多动症”。“多动症”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引导教育、药物治疗等,而一般的小孩活动过多,则不需要药物治疗,而重在引导说服。

五、儿童夜间磨牙说明肚子里有寄生虫。

许多人认为小孩夜间磨牙是因为肠道内有寄生虫,因此吃药驱虫,其结果却往往是徙劳无益,有时甚至导致药物反应和营养不良。事实上,夜间磨牙是由于儿童处在乳恒牙更替阶须,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上下牙齿咬合关系不顺所致。有时也由于情绪不稳或精神受刺激所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与寄生虫病无关。一般而言,小孩夜间磨牙如白天无特殊不适,则不需要治疗。对于换牙后仍存在的上下牙齿咬(〖牙合〗)关系不正常,则应找口腔科医生看看,以免长期磨牙引起牙周创伤或功能损害。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女性如果选择母乳喂养宝宝,产后抑郁的风险可降低一半。大约10%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往往会影响她们自身健康及照顾孩子的能力。

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员对英格兰住在西南部的13998名母乳喂养女性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妇幼保健》杂志上。研究发现,那些计划并实现了母乳喂养的女性产后抑郁的风险减少了50%,而那些想要母乳喂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实现的,产后抑郁的风险则会翻倍。但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做长期的跟踪,也就是说目前还无法确定其长期影响。

母乳喂养之所以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在哺乳过程中人体会释放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引发女性的母性本能。近年来,“母乳是否是最好的”广受争论,如果奶瓶喂养能给孩子带来同样的健康益处,我们还有必要亲自母乳喂养吗?对于这个问题,本研究强调,我们应该给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多的支持。

参与本研究的Maria Iacovou博士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们应该告诉每一位目亲,她有权利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母乳喂养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给那些真正想要母乳喂养的女性提供更多支持,同时让没能母乳喂养的女性正确认识其可能增加的风险,并且让家访护士更多地关注这些高风险人群。”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前六个月最好是纯母乳喂养。

接着,研究人员又研究了母乳喂养时间对大脑发育的影响。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孩子脑白质的增加就越多,而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脑白质增加尤其明显。这次研究又给母乳喂养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论点增加了有利的证据。

母乳中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1、聪明脂肪 dha是一种ω-3脂肪酸,也是母乳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大脑的生长、发育、维持都离不开dha。解剖结果显示,相比喝配方奶的婴儿,喝母乳的婴儿大脑中的dha浓度明显更大。虽然,现在很多奶粉中都会添加dha,但是作为不饱和脂肪酸,dha很容易氧化,并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跟任何营养元素一样,dha也不是摄入越多就越好,摄入过多会造成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因此,母乳中的dha更加安全。

2、胆固醇 胆固醇对于成人的健康来说是慢性毒药,但却是婴儿神经细胞发育和增殖所需的基本物质。母乳中有适量的胆固醇、dha以及其他脂类,能够合成髓磷脂,包裹住神经纤维,让信息能够在大脑的各部分之间传递或者从大脑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即使母亲的食物中没有足够多的胆固醇,她们的乳房也能够及时制造出孩子大脑发育所需的胆固醇。

3、乳糖 乳糖是母乳中的主要糖分。婴儿会将乳糖分解为两种更加简单的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的半乳糖是大脑组织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人类学家发现,越是聪明的哺乳动物,其乳汁中的乳糖含量更高。人类乳汁中的乳糖含量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高的。牛奶和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中虽然也含乳糖,但是却远不及母乳。以豆奶为原料的配方奶粉则完全不含乳糖,只有白糖和玉米糖浆。

4、爱心互动 出生后的头两年,婴儿大脑的成长与发育是最迅速的,而婴儿的日常经历对大脑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脑神经细胞会在这个期间快速增殖,并且通过突触与其他脑神经细胞建立联系,并最终形成如一个大城市的电网一样复杂的神经回路。每当婴儿与外界有互动的时候,其脑神经就会建立一个新的联系。因为母乳消化起来更快,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与妈妈的接触也就更加频繁。另外,哺乳时,母亲与宝宝有最大程度的肌肤接触,这种互动比用奶瓶喂养更深。因此,母乳喂养对孩子大脑产生的刺激是再高明的配方奶粉也无法替代的。

走出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一:母乳喂养会影响身材?

哺乳过程中,婴儿吸吮乳头会不断刺激母亲乳房内分泌乳汁的乳腺组织。同时,哺乳过程中,母体会消耗热量。因此,母乳喂养不仅可使乳房“再发育”,丰满,同时也不会影响母亲身材。

误区二: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什么营养?

大量研究证明,母乳富含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这些都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而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因此母乳喂养就是为孩子建立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

误区三:不断奶,小孩因贪恋母乳不好好吃饭?

婴儿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是因为孩子希望通过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爱的需求。一般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母乳喂养宝宝到两岁为宜。

误区四:产后奶水不足,干脆给孩子喂牛奶?

产后前两天奶水不足属正常现象,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受到体位、饮食的限制,奶水会发得晚些,如果家长缺乏信心,过早添加配方奶粉,极有可能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母乳期越长越好解析育儿5个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