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新妈妈生病应减少母乳喂养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生儿的出生对新手爸妈们也是一种考验,毕竟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这块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应对得了的。接下来,小编介绍下新妈妈生病应减少母乳喂养,了解新生儿护理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吧!

哺乳妈妈生病,应该根据新妈妈病情考虑是否暂停哺乳、减少哺乳,或者是终止哺乳。

暂停哺乳

新妈妈一时患了感冒发烧、急慢性传染病、败血症,或急性腹泻较重,或乳头开裂严重、有乳腺炎症、有乳腺脓肿而无法哺乳,可在患病期间暂停哺乳,但每日应按时挤出乳汁,以免以后无奶。

乳头开裂、乳腺炎或乳腺脓肿的新妈妈,最好症状稍微缓解后,即应尽早让宝宝吸吮乳汁,以免乳汁淤积加重乳腺炎症,因为宝宝频繁有力地吸吮或用吸乳器将乳房内的乳汁吸空,可以有效防治乳腺炎。

减少哺乳

对于患有较重贫血、消化吸收差的新妈妈来说,哺乳可能会增加自己身体的负担,此时如果加强营养还是不见效,脸很苍白、体弱无力,要适当考虑不哺乳或减少哺乳,给宝宝加以牛奶喂养,即采用混合喂养(一半母乳喂养,一半牛奶喂养)或人工喂养(完全牛奶喂养)。

终止哺乳

如果新妈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脏病或肾脏病、糖尿病、肝炎等消耗性疾病和严重急慢性疾病,均不宜给婴儿哺乳,只能放弃哺乳;患癌症、精神病也该终止哺乳;患有艾滋病或HIV呈阳性的新妈妈,由于病毒可能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所以也必须禁止给宝宝哺乳。

女性怀孕期或哺乳期不幸患了肝炎,能不能给宝宝喂母乳?

甲型肝炎

传播途径:

主要是肠道,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研究表明,甲型肝炎病毒不通过胎盘,但该病在急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妈妈应停止母乳喂养。

预防对策:

对新生宝宝给予免疫球蛋白1毫升肌注,并且与妈妈隔离,待妈妈康复后可以母乳喂养。

若妈妈在分娩时已经恢复,则可以哺乳,新生宝宝也不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为传染本病的主要途径:宫内传播、分娩期传播及产后传播。

妈妈在乙型肝炎急性期应停止母乳喂养,但对慢性乙肝及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母乳喂养,专家意见不一致。多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乙肝感染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尽管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可能有乙肝病毒,但其水平很低,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浓度,病毒量越低越易被机体清除。因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

喂奶前妈妈要用肥皂洗手,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果乳头破裂出血,应暂停哺乳。

凡为“大三阳”者提示病毒复制,不宜哺乳;“小三阳”者可到有条件医院进行乙肝DNA检查,如为阳性也不宜哺乳。

预防对策:

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最好12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V,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半月龄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次;1月及6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这样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可达90%。

丙型肝炎

传播途径:

病毒可以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急性期应停止母乳喂养,但对丙肝抗体阳性而无肝炎表现的可否母乳喂养专家也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虽然在母乳或初乳中能检测到丙肝病毒,然而并不认为母乳喂养是丙肝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无症状母亲母乳喂养是安全的,但是有症状尤其是血液中病毒含量高的妈妈,不应当母乳喂养。

预防对策:

新生宝宝出生后4周内应注射免疫球蛋白。

丁型肝炎

传播途径:

与乙肝基本相同。母婴传播主要见于乙肝e抗原阳性的母亲。

丁型肝炎急性期应停止母乳喂养。

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肠道途径感染。

妈妈在急性期有黄疸时应停止母乳喂养,待康复后可以母乳喂养。

新生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新妈妈生病应减少母乳喂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