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年轻人患心梗的原因有哪些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3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对高血压十分了解,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的了解逐步加深,其危害程度现已让很多人感到了惊骇。今天为大家介绍下年轻人患心梗的原因有哪些,希望对大家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有帮助。

1年轻人患心梗的原因有哪些

年轻人也有心梗的危险,据统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40岁以下占了一到两成,导致年轻人发生心梗通的诱因通常是压力大、饮食问题、生活方式等。想要预防年轻人发生心梗则需要注意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年轻人急性心梗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体力劳动减少

不是太忙就是太懒,体力劳动大量减少。

2、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心理压力增大使大家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3、生活方式及疾病

长期吸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年轻男性,尤其应注意防范心肌梗死。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就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4、多油、多糖、高脂肪的饮食

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却并未引起年轻人的重视。

建议大家平时遵循以下规律生活

1、避免无度的体力劳动,坚持适度运动。

2、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保持心态平和。

3、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4、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烟中的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5、不要暴饮暴食,按时进餐、饮食有节,最好以清淡食物为主,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的形成。

全球医院网温馨提醒:

如果突然发病,病人及家属应马上拨打120,同时病人应立即平卧休息,禁止各类活动,避免一切干扰,如果本身存在发病的危险因素,或已明确为心脏病,则应马上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2心血管越健康人越聪明

健康的身体可能是使心智更敏锐以及想要学习的第一步。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年轻人的心血管健康与智力增加、认知测验表现较好以及往后的教育成就较高有关。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50年至1976年在瑞典出生的100多万人进行了调查,这些人在18岁入伍,包括3147对双胞胎,其中1432人是同卵双胞胎。征兵时它们都接受了身体检查和智力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健康在许多不同的评量上都与认知表现有关,而肌肉强壮与否与认知表现无关。比如,心血管健康评估得分较高,在智力和学业成就的得分就越高。

研究人员在观察双胞胎时发现,环境因素比遗传的影响力更大,非共同环境对成绩差异的影响占了80%以上,而遗传对成绩差异的影响不到15%。

此外,15岁至18岁的心血管健康变化,可以预测18岁时的认知表现;18岁时的心血管健康可以预测日后的学业成就和社会经济地位。以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动物及人体的健康与认知能力有关,但大多数人都针对儿童或成人,很少有关于身体和心血管健康对年轻人的学业成就有何影响的研究,而这段时期却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研究人员相信,这个研究结果能让教育政策有科学支持,作为维持或增加学校体育课程的一种手段,应该遏止习惯久坐的生活方式;久坐会让疾病的风险增加,还会造成智力和学业成绩较差。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把促进身体和心血管健康作为公共卫生策略可以使教育成就最大化,也可预防社会层面的疾病。

3看看科学家为“清洁”心血管付出的心血

1929年的某天,时年25岁的福斯曼不顾亲友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条长65厘米、似毛线针粗细、可弯曲的细导管插进自己的肘前静脉,并逐步插进右心房。一些权威人士视这一创举“亵渎神灵”,因而这项工作一度中断。直到1941年,两位美国医师理查兹和库南德发表他们使用此术的临床检查结果,肯定了这一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共同改进了当初福斯曼应用的心导管,三人同获1956年诺贝尔奖。1950年,席姆曼等报道了经尺动脉将心导管逆血流送入左心室,完成了首例左心导管术。

1964年,美国放射科医师多特研制了一种新型导管,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由此,一门全新的领域??介入性放射学应运而生。他和另一位学者加特肯斯最早提出完成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在血管内植入支架以支撑血管壁,防止血管回缩的设想。他和同事又开创性地应用不同型号的同轴扩张器对9位股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患者进行血管扩张治疗均获成功,使患者避免了截肢。但在当时因难以重复多特的结果和此术有较多的并发症,腔内血管成形术在美国被禁近15年。

1974年,年轻的德国医师格隆茨戈与人合作研制了圆柱形可膨胀的双球囊导管,并应用这种导管治疗外周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等病例均取得满意结果。1977年9月在苏黎世,他又将此法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并取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新纪元。不幸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竟在1985年的空难中早逝。

PTCA不需要开胸、全麻和心肺体外循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均小,因而在欧美迅速而广泛地开展起来。至1992年,在完成的总例数上,PTCA超过了CABG(冠脉搭桥),一跃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PTCA并不完美,研究者又想到了在血管中安置支架。

1986年普耳和格韦脱完成了世界首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基本上解决了PTCA术后急性血管闭塞的问题,并使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较单纯球囊扩张下降了15%左右。但裸金属支架(BMS)置入术后仍有高达20%~30%的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大大降低了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2005年全球PTCA共完成240万例,其中的86%置入了支架。但不排除一些医疗机构和人员过度趋利,造成部分支架滥用。

我国于上世纪50~60年代就有学者关注并研究PCI,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项工作一度中断,直至1984年完成首例PTCA。但快速发展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更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有10万人接受了支架置入术,其中80%~90%为DES置入。

PCI与CABG可以比作治疗冠心病的两项“水利工程”,前者“清淤疏通”,后者“改道开河”,而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础。

4中国每日心血管死亡8200人 有2.3亿患者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病人预计近2.3亿,其中2亿是高血压。昨天,记者从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中获悉,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死亡病例中,每3人就有1人为心血管病。

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每5人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8200人。导致高血压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和长期过度精神紧张。来源:京华时报

5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 应服阿司匹林

哪些人要服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已经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发生高血压的患者,控制危险因素防止高血压的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具有多项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当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150/90毫米汞柱),合并一项高危因素(年龄在50岁以上,有靶器官损害,有糖尿病);

(2)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40岁,合并一项高危因素(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

(3)有三项及以上高危因素者(年龄在50岁以上,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由于很多医生不了解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门诊随访时也未询问剂量,相当一部分患者缺乏正确的用药指导,加之对不良反应的担心等原因,使其应用更不规范。

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服用剂量为75~100毫克/天,需要长期应用。低于每天75毫克,对于多数人不能发挥有效的防血栓和抗血栓作用。而超过每日100毫克,也只会增加其毒副作用,而不能增大其抗血栓作用。临床上一些患者反映,不知阿司匹林是早晨服用还是晚上服用,事实上目前并没有早晚服用阿司匹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从阿司匹林的药代动力学和作用机制方面看,早晨或是晚间服用都可以。

如果觉得《年轻人患心梗的原因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