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4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自从1967年Portmann采用泡沫塑料封堵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以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1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法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随着病例的增加及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日益成熟,在大型医疗单位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方法。国内近50所医院开展了此类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我国采用进口Ampatzer封堵器已完成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5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6%(其中溶血1.36%,封堵器脱落0.2%,心包填塞0.04%),死亡率仅0.04%。

2关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小知识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7%~0.8%,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约15万,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但是,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能够通过矫治手术得到治愈,回归到社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每年有2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获得治疗,由于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更新,使愈来愈多的医师和患者接受这种创伤小、恢复快与治疗效果明确的方法。

鉴于国内众多的不同设备和医疗水平的医院,以及参差不齐的医师技术手段严重的影响治疗结果与远期疗效,开展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规范合理的治疗行为。

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工作更加健康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工作委员会受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的委托,起草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专家共识以供广大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师借鉴。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1%,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

早产儿发病率明显增加,出生时体重<1kg者发病率可高达80%。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根据PDA直径的大小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的专家认为PDA一经诊断就必须进行治疗,而且大多能够通过介入方法治愈。

介入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二)相对适应证

1.体重4~8 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2.“沉默型”PDA;

3.导管直径≥14mm;

4.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

5.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三)禁忌证

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

2.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 肺总阻力>14woods;

3.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

4.依赖 PDA存活的患者;

5.合并其它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3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优点

目前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已很成熟,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通过特制导管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将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封堵。这一治疗方法简便、安全,不用开胸,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留疤痕,痛苦小,并发症少,一般术后3~4天就可以出院。

先心病封堵时是否需要全身麻醉

先心病封堵时大多不需要全身麻醉,手术时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可选用作用时间短、恢复快、对呼吸影响小的静脉复合麻醉。

先心病封堵成功后什么时候复查

一般在术后1周、3月和6月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封堵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先心病封堵成功后是否还需服药

术后尚需服有阿司匹林3~6个月。

哪些先心病可以行介入治疗

目前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包括:

①动脉导管未闭;

②房间隔缺损;

③室间隔缺损;

④肺动脉瓣膜狭窄;

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静脉瘘等。

什么时候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合适

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都可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多可达到正常人的心功能水平。一般来讲只要发现有先心病,3岁以上患者越早治疗越好,实际上各年龄段均可进行介入治疗,在学龄前治疗可不影响儿童学习,且病变对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影响小,对患儿的心理成长带来的影响也较小。

介入治疗先心病是否安全

介入治疗先心病总的来说是安全的,目前国内进行的众多病例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潜在的并发症有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传导阻滞、溶血等。这些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传导阻滞多可以恢复,封堵器移位也可以取出后重新放置。

4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方法有两种: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5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约占出生婴儿的15%左右,主要分为两大类:紫绀型及非紫绀型。紫绀型即出生后婴儿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现青紫,尤以哭闹时明显;非紫绀型婴儿早期无症状,往往在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确诊。主要为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确诊后的心脏病应早期治疗,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常规要选择胸部正中切口,劈开胸骨来显示手术部位,术后常常留下较大的瘢痕。

近期心外科采用右腋下胸部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心病,不劈开胸骨,不切除或切断肋骨,保持了骨性胸廓的连续性,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且位于腋下及侧胸壁,右上肢功能位时,几乎看不到切口瘢痕,使病儿和家长摆脱因胸骨前正中切口所留下的瘢痕而造成的负担和痛苦。

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要做手术吗

1、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型缺损,常无明显症状,大型缺损,可见发育迟缓、疲倦无力、消瘦、苍白,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室间隔缺损,一部分患儿在10岁前尚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所以,如无并发症,手术可在10岁以后进行。

2、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一型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导管之粗细,导管口径较细者,可没有症状,或仅在活动后感到疲乏无力、气急、多汗,经检查确诊后,最好在4~15岁进行手术治疗,因4岁以前尚有自行愈合的可能。

3、房间隔缺损:女孩多于男孩,临床表现因缺损大小而异。一般可见发育迟缓、面色苍白、易疲劳、活动后常出现胸闷气短。如无合并症,应在10~15岁进行手术治疗为宜。

4、法洛氏四联症:此型较重,常在婴儿时期即出现口唇、指、趾端紫绀、气急、呼吸困难、发育迟缓、指、趾因缺氧而呈鼓槌状。一般在5~15岁进行手术治疗较为理想,但手术成功率不高。

如果觉得《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