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全过程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6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美国戴维斯生医光电科技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高速3D扫描显微摄影机技术记录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过程。这项新的突破将会使预防艾滋病产生质的飞跃。

1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全过程

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窗口期”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人体具有传染性。只有等到“窗口期”过后,血液中才会有足够数量的艾滋病毒抗体可以检测出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不同个体对艾滋病毒的免疫反应不一,抗体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尤其对近期具有高危行为的人,一次实验结果阴性不能轻易排出感染,应隔2—3个月再检查一次。

美国戴维斯生医光电科技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高速3D扫描显微摄影机技术记录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过程。这项新的突破将会使艾滋病防治技术产生质的飞跃。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荧光的水母蛋白标志艾滋病病毒,一旦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T细胞靠近正常细胞,该细胞内的艾滋病病毒蛋白就会在几分钟之内入侵临近健康细胞。

T细胞是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同时也是艾滋病病毒主要的攻击对象。影像显示带有荧光标志的艾滋病毒在入侵临近的健康细胞时,两个细胞之间形成一种桥梁,叫做滤过性微生物突触。艾滋病病毒之所以能够在细胞间扩散,大多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受体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这种接触。

汤姆斯博士说,“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多年来研制抗艾滋病毒的工作不成功的原因。只有了解了病毒传播的模式,我们才更有可能研制出阻止艾滋病毒扩散的办法。”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助理教授本杰明说,“T细胞之间通过滤过性微生物突触感染艾滋病毒是细胞间高效传播这种病毒的主要途径。”

2CD4 T 细胞对于艾滋病的意义

CD4 T 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里传递信息的重要角色,由于艾滋病病毒感的对象主要为带有CD4标志的细胞;患者在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外围血管内血液中的CD4细胞数目立即减少。正常人的CD4细胞检验结果可在每立方毫米350以上甚至超过1500,平均值为700一800,且CD4与另一种带有CD8标志的T细胞数目的比值正常是大于1,意即CD4数目比CD8多,而艾滋病患者则几乎全部均是相反-CD8数目较多,CD4减少后被感染者将无法有效地对抗外来的微生物,艾滋病初期还勉强左支右绌应付过来,等到末期CD4数目太少就无法再胜任,因此CD4的数目成为检测免疫系统能否发挥功效的粗略评估指标。

CD4数目的检验方法是以F试剂分离出的周边血液单核球,以附有荧光的抗抗体、抗抗体以及抗抗体标记细胞,再洗去多余荧光抗体,即可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数目多少。目前鸡尾酒疗法是以值在以下就需要治疗,这是因为在此值以下HIV患者在两三年内发病的概率较大。

CD4多少算正常

成人的CD4细胞为每毫升500~1600个,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细胞可能会出现进行性或不规则性下降,提示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了严重损害,当CD4细胞小于每立方毫米200个时就可能会发生多种严重性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目前最新规定hiv感染者的CD4记数水平低于350个就可以开始治疗。

3艾滋病毒侵入T细胞彩色图谱

4如何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

传统医学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代。在《证治准绳》、《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古医籍中,描写到一些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发展、预后等与恶性淋巴瘤有许多相似之处。

恶性淋巴瘤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石疽”“失荣”“恶核”、“阴疽”范畴。

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本病的病因病机有邪毒、痰凝、郁火等。可由于外感寒热邪毒,结滞子体内,热与燥结,寒与痰凝,久而形成本病。或因忧思悲怒,肝郁气结,生痰化火及气滞血瘀,积而成结。或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蕴湿生痰,痰凝成积。本病日久,可致气衰形损,脏腑内虚,肝肾亏损,气血两亏。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国内外对其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本病是恶性肿瘤病毒病因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一些类型与病毒的关系已有定论。其发病率在中国居恶性肿瘤11~13位。欧美、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11~18/10万,比备类白血病的总和还略高。美国每年至少发现新病例3万人以上。中图近年来,新病例逐年上升,达2.5万。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恶性程度不一。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发热、肝脾肿大也常见,晚期有恶病质、贫血等表现。

淋巴组织(又称淋巴网状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各处,它主要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脏、胸腺、胃肠道和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组织等。此外,骨髓和肝脏也有丰富的淋巴网状组织。

人出生后,全身约有500—600个淋巴结,在生理状态下呈豆形,大小多在0.2~0.5厘米之间,常沿淋巴管的走行方向分布,形成淋巴结链。淋巴结借助于淋巴输入管和淋巴输出管在体内形成独特的淋巴运输网络,同时又依靠胸导管和毛细血管与机体的血循环相沟通,构成了人体免疫机制的主要器官。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有:过滤淋巴液,清除病原性微生物;免疫细胞增殖和贮存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循环的主要通道;免疫应答的基地之一。

5德研究发现T细胞作用机制 有助抗癌新疗法

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这一发现或将有助于研发出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报告说,调节T细胞可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调节,对于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机体起着重要作用。调节T细胞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调节T细胞会通过直接接触来抑制辅助T细胞的反应,而后者的作用是通过增生扩散来激活其他可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将调节T细胞和辅助T细胞置于培养皿中,对比二者接触前后辅助T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与调节T细胞接触后,辅助T细胞表面的抗原接收器会受到抑制,负责“传递免疫信号”的两个转录因子不再发挥作用,从而使免疫系统的“警报”无法拉响。

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研究重启被抑制的辅助T细胞功能的方法,从而研发出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如果觉得《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全过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