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佝偻病的发病都有什么特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有意识的预防小儿佝偻病,那么什么是佝偻病,佝偻病的发病都有什么特点呢?

1佝偻病的发病都有什么特点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月龄。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

初期(早期)

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活动期(激期)

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rachiticrosary);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Harrison’s groove)。

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可能因为严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

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逐渐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2佝偻病|佝偻病的症状

【脾肾虚弱】 【肾气亏虚】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失常所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先天胎中失养或后天调护不当有密切的关系。佝偻病属中医的“鸡胸”’、“龟背”、“五迟”等病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脾肾虚弱、肾气亏虚两种类型。

3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患佝偻病的小儿,不管是什么季节,甚至是寒冬腊月,头部都容易出汗。由于汗的刺激,头部发痒,特别是与枕头接触的部位汗液不易挥发,造成的奇痒刺激,使小儿的头转来转去,与枕头产生磨擦,以达到“止痒”目的,天长日久便形成枕秃了。

一旦发现宝宝脑后有枕秃,应及时治疗

一般来说,这时佝偻病还没有对婴儿造成明显的损害,如能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否则,可能会遗留如鸡胸、X或O型腿等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宝宝脑后有枕秃,应及时治疗。

我们知道,佝偻病一般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常见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而使钙、磷的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

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日光或紫外线的照射不足。我们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除食物供给一小部分外,主要是利用日光的照射而得到。其次就是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牛乳喂养的小儿比母乳喂养者更易患佝偻病,症状也较重,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对预防佝偻病有一定的意义。再就是疾病的影响,慢性腹泻影响肠道吸收维生素D、钙的吸收,患胆道疾病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因此必须预防和及时治疗这些疾病。

最后,专家提醒大家,在治疗佝偻病方面,首先要补充维生素D,常用的是市售鱼肝油滴剂,每日3─6滴,连服一个月后改为维持量;在用鱼肝油治疗的同时,口服葡萄糖酸钙每天1─3克。更有效的是,经常把孩子抱到室外适当地晒太阳,因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此外,应尽量母乳喂养,还应及时给宝宝添加富含维生素D较多的鱼、肝、蛋等辅助食品。

4小儿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症状图片

现今的社会,小儿佝偻病越来越普遍,这是很多家长都担心,害怕的问题。对于小儿佝偻病确实应该得到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让父母们更加了解小儿佝偻病,以下小儿佝偻病症状图片,供家长们参考。

新生儿佝偻病(ricketsofnewborn)是由于维生素D和(或)钙磷缺乏引发的钙磷代谢失常并造成生长中的骨骼骨基质钙盐沉着障碍和(或)类 骨组织(未钙化骨基质)过多聚积为组织学特征的一种营养性代谢性骨病。若在出生时已发生本病则称为先天性佝偻病 (congenitalrickets,CR)又称胎儿佝偻病、胎生性佝偻病等。新生儿佝偻病易合并低钙性痉挛,由于喉痉挛可危及生命或致缺氧性脑损伤, 因此应积极防治。

5宝宝佝偻病有什么危害

宝宝得了佝偻病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出汗多,特别是睡觉或吃奶时头部出汗多,因摩擦使枕部出现了脱发区,医学上称作枕秃;睡觉不踏实,易惊醒,平时表现烦躁爱哭闹,有时表情呆滞,失去小孩应有的活泼性;还有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韧带松弛、轻度贫血、肝脾肿大及容易反复生病等。

骨骼畸形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小婴儿头部可见颅囱加大,颅缝加宽,边缘较软,颅骨软化(用手指轻轻按压,头部像触乒乓球样的感觉),方颅(头形呈方形)。胸部肋骨骺部膨大似算盘珠子,医学上称作串珠肋。肋弓缘上部内陷,形成沟状,医学上称作郝氏沟。同时可出现肋骨外翻,胸骨柄前凸,形成了所谓的鸡胸。个别婴儿也可以出现漏斗胸。佝偻病的孩子如久坐,会引起脊柱后弯、侧弯。有的患儿骨盆前后径缩短。如手腕、脚腕部膨大,则形成医学上所谓的"手镯"、"脚镯"。由于四肢骨质软化,可出现"O形腿"、"X形腿"。严重的佝偻病患儿率易出现病理性骨折。

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害生命,但因其发病缓慢而不被重视,一旦发现明显症状后,机体抵抗力已很低,容易并发肺炎、腹泻。佝偻病患儿如并发腹泻、肺炎,则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特别是胸部骨骼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心肺功能。女孩子骨盆的改变长大后会出现难产。

严重的佝偻病还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如坐、立、走等。运动的发育时间都可推迟,或已经会的动作因患此病而使活动能力减退。因此,佝偻病对宝宝的心身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

如果觉得《佝偻病的发病都有什么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