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是牙周萎缩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5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牙周萎缩指的是全口广泛的牙齿牙龈缘与牙槽骨同时退缩,使牙根暴露,但无明显炎症和创伤者。

1什么是牙周萎缩

当组织、器官或细胞成分在达到正常成熟之后,又减退、缩小,并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称为萎缩。牙周萎缩指的是全口广泛的牙齿牙龈缘与牙槽骨同时退缩,使牙根暴露,但无明显炎症和创伤者。其最常见的原因是牙周组织受到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损伤、刺激后造成的。牙周组织炎症消退后的萎缩,形成萎缩性牙周炎;随年龄的增长,牙龈可出现生理性退缩,即产生老年性萎缩;还有一种病因不明的早老性萎缩,即没有达到高龄而出现全口牙周组织均匀地退缩;由于牙周组织长期遭受机械刺激,可造成机械性的牙周萎缩,常见的机械刺激如刷牙不当、牙膏颗粒太粗、修复体设计不良压迫龈缘、牙周手术后等;当牙齿没有对牙合功能,如错位牙、对颌牙缺失未及时修复、偏侧咀嚼等,牙周组织缺少必要的生理刺激,可使牙周膜变窄、牙槽骨疏松,而出现废用性牙周萎缩。

若牙周萎缩无明显症状,可不必处理。如果牙周退缩持续发展,则应认真仔细查找原因,作针对性治疗。一旦已经发生了广泛性牙龈退缩,就很难使牙龈和牙槽骨再生,并恢复到原有的高度。治疗仅是防止其加重,如消除炎症,调牙合,解除食物嵌塞,纠正偏侧咀嚼,改正刷牙方法及工具等。

2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吗

牙周脓肿也是牙周炎的一种表现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从而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严重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发病伴随水肿,局部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0~2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形成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将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龈萎缩,最新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由于人成年后,某种大脑激素分泌水平逐渐消失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吸收牙龈最需要的维生素而造成的,可以说是人的天生缺陷,因此人在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以往口腔医学对于牙龈萎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3定期洗牙 预防牙周病

龋齿(即蛀牙)及齿龈炎(牙周病)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两种。龋齿是由于食物中残留的渣滓,细菌,唾液在口腔中形成粘性极强的齿菌斑(牙菌膜),并聚集在牙齿及牙龈边缘四周,当口腔中含有糖分时,两者会聚合而产生酸性,从而侵蚀牙齿的珐琅质。若这种酸性状态不断持续,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最终会被溶蚀而形成小洞,最后形成龋齿。

而齿龈炎也是由于齿斑菌所致,它聚集在牙龈周围,刺激牙龈,使得牙齿和牙根的连接部分松开,由于牙根收缩而形成缝隙,齿斑菌就在这个温床中滋长,造成牙齿松动现象。这是牙周病的初期病征,这时会有牙肉出血、红肿、疼痛酸软,并且有口臭。

洗牙是治疗轻微牙周病的最常用的方法。假若轻微的牙周病得不到治疗的话,牙周膜会进一步侵害牙龈形成牙周袋(囊洞),牙石和牙菌膜会在牙袋内积聚,这时可能会出现牙肉生疮、肿胀、流脓,以致牙齿松动,情况严重者会令牙齿在完好无损下完全脱落。

牙医指出,亚洲人患牙周病的情况较西方人严重,这是由他们往往忽视洗牙的重要性,因此很容易令原本情况轻微的牙患,演变成为牙周病,因此他建议应该定期洗牙。

至于蛀牙的问题,家长及学校方面,应及早关注小朋友的牙齿健康问题,尽量减轻孩子的蛀牙问题。

4牙缺失可能引起牙周病

缺牙部位造成咀嚼功能减退

因为一个牙缺失常常造成一侧牙的废用,结果引起缺牙侧的牙因为废用而牙周病、龋病的发生率增加,对颌牙因无接触而伸长造成食物嵌塞,而另一侧的牙因为负担加重而过度磨耗也易造成食物嵌塞,发生牙周病、龋病。

长期缺牙相邻牙容易倾斜

因为缺牙容易形成牙间隙,继而发生食物嵌塞、牙周病,对颌牙伸长造成早接触或干扰,从而导致咬牙合紊乱。

牙缺失会引起颞下颌病变

缺牙严重者容易出现张口受限、关节疼痛、关节弹响等问题。当然,颞颌关节紊乱症病因复杂,并且长期的颞颌关节紊乱在临床上治愈困难。但缺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病因之一。

另外,前牙的缺失影响美观和发音。鉴于以上因素,建议拔牙后的患者一定要按时到医院镶上假牙。

5定期洗牙预防牙周炎

巧用牙线去除嵌在牙缝里的污垢

想要有效预防牙周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起、午饭后、晚上睡觉前刷牙,做到饭后漱口。

第二,如果刷牙或咬东西时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第三,学会巧用牙线,将嵌在牙缝里(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的污垢清除干净。牙线的使用方法是:取一段15~20厘米长的牙线,将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手的食指或拇指上。

然后拉直牙线,让其慢慢进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将牙线贴着牙齿的邻面轻轻地上下刮动或里外拉动,从而清洁牙缝里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每清洁一段时间,要用清水漱口,漱净被刮下的菌斑,再继续清洁。

第四,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益于牙齿健康的富含纤维素的耐嚼的食物,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

半年洗一次牙及时清除牙结石

“不管平时多么注意刷牙的人,牙齿上或多或少也会有牙结石。牙结石是在牙菌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粗糙坚硬的钙化物,多堆积在牙齿颈部。一旦出现牙结石,很容易造成牙龈出血、发炎、肿痛、溢脓甚至萎缩等。”专家说,目前,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牙(预防性洁治),而这也是预防牙周炎的有效方法。

“牙结石比较多的人洗牙后可能感觉口腔内不舒服,还可能出现牙齿遇冷、热刺激疼痛或牙缝变大等问题,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专家说,这时,通过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含漱液、脱敏牙膏,同时坚持温水刷牙、温水漱口或咀嚼茶叶等,上述不良症状即可消失。

如果觉得《什么是牙周萎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