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肩周炎呢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9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肩周炎呢?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效果怎么样吗?接下来看看专家对肩周炎治疗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肩周炎呢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根据病情可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型、血液瘀滞型、肝肾亏虚型。

风寒湿痹型患者以肩部发冷、得温痛减为特点;血液瘀滞型患者以肩部痛点固定、刺痛拒按为特点;肝肾亏虚型患者以患侧上肢活动受限、头晕乏力为特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遵循医嘱进行穴位敷贴法治疗。

肩部取穴:1.有固定压痛点的患者即取疼痛穴。2.无固定压痛点患者则选用肩髃、肩髎、肩贞、臑俞、天宗、秉风等穴中任取其一。

肩髃:将手臂平举,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即为此穴。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在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肩贞:位于腋后纹直上1寸处。臑俞:腋后纹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天宗: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秉风:肩胛骨岗上窝中,天宗穴直上。

肩部以外取穴:风寒湿痹型者取曲池穴,即患者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血液瘀滞型者内关穴,即患者掌侧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肝肾亏虚型者取命门穴,即患者第二腰椎棘突下。

2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

一般地说,寒性哮喘(病人面色苍白、怕冷、痰稀白、小便清长)在夏天进行冬病夏治效果较好,而小儿哮喘的效果尤其好。因为“纯阴纯阳”之体的小儿脏腑娇嫩、夹杂症少,对穴位敷贴的药物刺激十分敏感。我们常用白前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姜汁等制成的药剂,敷于小儿的肺俞、百劳、膏肓、檀中等穴,并通过脉冲电流对药物进行穴位皮下渗透、黏膜吸收,使经络之气传导,全身气血协调,脏腑器官得以营养,达到治本的目的。

凡是4周岁以上、以寒喘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均可接受以上治疗。一般当年夏季(常选7月中旬-8月中旬)治疗6次,每次20分钟,以后连续两年夏季再进行治疗,约半数患儿可望治愈,其余也可获不同程度缓解。

在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期间,家长只要督促孩子不游泳、不吃冷饮,当天不洗冷水澡,以免寒气入侵即可。小儿惧怕针药,穴位敷贴却毫无痛苦,患儿的密切配合也保证了预期疗效的实现。

3夏季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机体各种机能通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针推按摩、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药浴、饮食药膳等扶助正气,可以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本周起生命周刊将开设江苏省中医院冬病夏治系列专栏。

中医认为哮喘反复发作,主要是人体肺脾肾三个脏腑的不足,“痰”滞体内,中医称为“伏痰”,在治疗时注重从补肺、健脾、益肾、化痰等方面入手,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进行全身整体的调节,能改善全身免疫缺陷,这无疑可以弥补单一西医气道局部抗炎治疗的不足。

夏季穴位敷贴法防治小儿哮喘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夏季三伏天在背部穴位敷贴辛温化痰的药物,通过药物刺激穴位使皮肤充血来预防哮喘。三伏气候炎热,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此时借“天之阳气”助辛温香燥药物之威力,鼓舞人体阳气,使药物通过经络气血传导到病变所在脏腑,起到温化“伏痰”,扶助正气的作用,使正气渐复,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治本控制哮喘发作。

穴位外敷药物常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肉桂等。使用时将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厘米的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选择肺俞、风门、厥阴俞、脾俞、心俞、膈俞、膏盲、肾俞等,每次选用左右对称6个穴位,交替外敷。夏季三伏的第一天开始敷贴,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时,可根据贴药后的感觉而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敷后局部有蚁走感或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疼痛可提前取下,反之如贴后皮肤微痒舒适者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敷贴10次为1疗程,一般连续敷贴3个夏季。

穴位外敷药物后的反应最常见的是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甚或烧灼感、刺麻痒感。刺麻痒感产生后病人会不自主地搔抓,尤其是小儿,搔抓后不能使痒感减轻,反而引起疼痛,痒感可持续4~5天,甚至整个贴敷过程。皮肤发红不需处理。产生刺麻痒感时,让患者不要搔抓,若痒感难以忍受时,可在局部涂擦止痒的药物,如皮炎平霜等。穴位外敷药物后一部分患者局部都会起泡,泡内为淡黄色液体,时间短的几小时即可消失,长的可持续数天水泡才完全吸收结痂。起泡的大小、程度,与气候冷热及贴敷时间长短有关,气候炎热及贴敷时间长,容易起泡,反之起泡的速度缓慢。水泡小的让它自然吸收,或在水泡表面涂一些氧氟沙星凝胶;如水泡大的,可用消毒针头挑破水泡排除水液,保持皮肤不擦破并干燥,外涂擦氧氟沙星凝胶或用艾条灸均可。若水泡破裂不小心感染的,局部涂擦消炎膏,外用消毒敷料保护。绝大多数患者贴敷处结痂脱落后不形成瘢痕,但有个别病人可能局部有黑褐色色素沉着,这可能与瘢痕体质或过敏体质有关。如果穴位外敷药物后局部反应比较强烈的人则不适合该疗法。但要说明的是,我们从许多病人中发现,贴敷处出现痛、痒、起泡等反应者,临床效果较好。

今年我院儿科开展冬病夏治工作,将拓宽服务领域,扩大适应症范围,增加治疗手段。夏季穴位敷贴法除了防治哮喘之外,还可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反复发作荨麻疹、体质虚弱、阳气不足怕冷、胃痛、腹泻者。今年夏季的穴位敷贴疗法开展时间为6月15日~8月30日,地点在儿科门诊诊室。

冬病夏治并不局限为药物外敷治疗,根据患儿体质特点及中医辨证要求,也可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还可配合药浴、拔罐、推拿、饮食指导等疗法综合施治,以提高疗效。

4怎么用中药敷贴涌泉穴治疗疾病

本法治法简便,操作简单,病人容易接受,疗效可靠,尤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术后患者。现介绍几则有效的治病妙方。

高血压病 取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冰片10克、生姜150克。前四味药各研细末。生姜捣烂如泥,加入药末调和成膏状,每晚贴双足涌泉穴,7天为1个疗程,连用3~4疗程。贴药期间停用一切降血压药。

神经衰弱 酸枣仁9克,柏子仁9克,高度粮食酒适量。将二味中药研成末,用酒调拌成泥状,分别涂于手表大小的两块纱布上,然后贴敷于双足涌泉穴,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每晚睡前贴上,翌日早起取掉,连续7~10次,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昏有良效。

咯血 鲜大蒜12克去皮,捣成泥状,加硫磺末6克、肉桂末3克、冰片3克,研匀后,分别涂于两块纱布上(手表大的面积),然后贴敷于双脚涌泉穴,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调换1次。为避免局部皮肤发红起泡等反应,可先在涌泉穴皮肤上涂一层薄石蜡油或凡士林等,一般贴敷3~4次,咯血应好转。另外,这种方法治疗鼻蛆,疗效亦佳。

小儿赤眼 黄连适量打粉,水调贴双足涌泉穴。每天一换,宜连用3~5天。

小儿恶心呕吐 胆星(炒黄)、朱砂各等份为末,白胡椒粉1克,加葱适量,共捣为膏,做成两小饼,贴双足涌泉穴。隔日一换,宜贴2~3次。

胎气及寒气上逆引起的呕吐 用吴茱萸15克、鲜姜30克,捣烂贴双足涌泉穴。

小便不通,少腹急胀 水仙头2个、蓖麻子30粒,共同捣烂,贴双足涌泉穴。一夜一换,宜贴2~3次。

肾虚腰痛、夜尿频 肉桂15克、附子9克,捣为细末,酒调贴双足涌泉穴。一夜一换,宜连贴3~5天。

口眼喎斜 半夏、天南星、附子各9克,研细,加葱头20个,共同捣烂,于睡前贴双足涌泉穴。

小儿流涎 可用天南星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糊,涂敷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过夜即洗去,连敷数日。

小儿夜啼 将酸枣仁10克捣烂,搓为药丸,临睡前贴敷于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去,连敷数次。

热证咳喘 取桃仁、生山栀各10克,胡椒、糯米各10粒,共捣至烂,每晚用蛋清调敷于双足涌泉穴。

小儿腹泻 对于湿热腹泻的患儿,用苍术和苦参分别研成细末,热重者二味用量取1:3配方,湿偏重者以3:1配方。用时以食醋调敷于双足涌泉穴,包扎固定,5~10小时换药一次。对于腹泻轻者换药时间可稍延长。

口舌溃疡 可用吴茱萸10克,研成细末,以鸡蛋清调和,敷贴于双侧双足涌泉穴,每日换药一次,连用3~5天。

百日咳 取鲜紫皮大蒜5枚,敷料长宽各1.5寸,胶布2条各2寸。先将大蒜瓣(即蒜头)捣成蒜泥为度。把蒜泥敷贴脚底涌泉穴,用敷料固定,男左女右,每次敷药24小时。

鼻出血 取大蒜一枚,去皮,捣如泥状,做成小饼子。左鼻出血敷贴在右涌泉穴,右鼻出血者敷贴在左涌泉穴,双鼻出血者敷贴双涌泉穴。

5敷贴法治疗气管炎

气管炎、哮喘是常见病,多发病,经常反复发作。青少年患病影响生长发育;中老年得病,咳嗽吐痰、气喘憋气,一年比一年加重,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发作时需住院治疗,加重经济负担。

我院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创制外敷膏剂,贴治本类疾病已有三十余年,有效率:气管炎99%;哮喘达96%以上;体弱感冒近100%。本项工作为地区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测定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能力)。

本疗法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贴在穴位上待半小时~2小时揭下,三年为一疗程。本法安全、省钱、疗效高,欢迎患者前来就诊。

注意事项:⑴本疗法为“发泡”疗法,敷贴部位出现发红、水泡均为正常反应,不必担心;⑵注意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搓揉;⑶贴药后半小时~2小时揭下,如局部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去掉药膏;⑷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2~3天后水泡可自动吸收;如水泡较大,可到当地卫生室或我科处理,局部消毒后用消毒注射器抽去水泡中的液体即可;⑸如局部瘙痒难忍,可外敷乐肤液、皮炎平、肤轻松等药膏止痒;⑹本药膏为外用药物,切勿内服;

如果觉得《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肩周炎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