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骨质疏松症是现在人的通病,那么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因素有哪些呢?哪些易得骨质疏松症呢?

1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所谓脆性骨折,是指在日常活动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发生的骨折。脆性骨折通常发生在正常外力不会折断的非创伤部位,如椎体、髋部、腕部等部位。情况严重的,甚至咳嗽、打喷嚏都可能引起脆性骨折。椎体及髋部这两个部位的骨折是典型的骨质疏松型骨折。

有髋部和椎体骨折病史的绝经后女性应考虑接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治疗。只要发生了脆性骨折,就可以说明其患有骨质疏松了。她还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评价骨质疏松的程度。如若条件不允许,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及骨折史等来辨别。

从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有骨质疏松。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分泌不足,而雌激素又有保护骨头的作用,因此,绝经期后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需要积极治疗

本次调查显示,在被诊断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576人),仅有8.1%患者接受了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仅有26.5%的患者摄入了维生素补充剂。徐教授提醒,骨质疏松症需要得到重视,它是可以被治疗的疾病。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骨折的风险。营养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保持均衡的饮食、强化肌肉力度和灵活度、定制锻炼方案可以预防由于跌倒引起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加强锻炼,提高骨骼的耐受性,同时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都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好处。在保持健康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的同时,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也至关重要。

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疗法来治疗。

Tips:

5类人群需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患者的骨密度和骨量会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随着骨骼变得疏松脆弱,常见的髋部、脊柱、腕部骨折的风险将大大增加。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3人中有1人会经历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而男性中则是4人中有1人会经历。在中国,每年有近70万名50岁的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可以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发展很长一段时间。

进行骨质疏松的诊断是预防骨折的第一步。骨密度检测可以提供T值,该数值来自实际骨密度和最佳骨密度的比较。

T值在+1和-1之间表示骨密度正常;

T值在-1和-2.5之间表示低于正常范围,但尚不能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T值低于-2.5表示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

以下5类人群需防骨质疏松———

绝经后的女性或70岁以上男性;

曾有脆性骨折史的人群;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

长年吸烟、酗酒、喝咖啡的人群;

曾服用过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的病人。

2瘦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众所周知,过瘦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伤害。其中,美国最新的研究发现,瘦女人髋骨骨折发生几率比标准体重的女性要高1倍以上。这主要是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不利于增强骨密度,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专家表示,女孩们过度追求身材的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导致体内雌激素偏低。而加拿大雷克汉德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最有效的雌激素最先是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表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和体重成正比。

瘦人之所以容易患骨质疏松还因为,一些节食的女性很少吃主食和肉类,最多吃些鱼肉和鸡肉,每天只用蔬菜和水果打发自己,肉类和蛋白质的营养摄入不够,含钙高的豆制品和奶制品也很少吃,钙的摄入自然也低。

另外,骨骼强壮离不开体重的作用,偏胖的人由于要承受身体的重量,骨骼平时就得到了锻炼。

而偏瘦者缺少锻炼,加上饮食习惯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专家认为,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形成,防止骨质疏松。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女性标准体重的计量方法为:(身高厘米数-70)×60﹪=标准体重。

因此,建议瘦人更要警惕骨质疏松:饮食上注意补钙,多喝牛奶,多吃虾皮、豆制品、小鱼等;不要偏食,进食不宜过于单一,应增加肉类和蛋白质摄入;不吸烟、不酗酒,不过多地喝咖啡和浓茶。

3你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吗

有些朋友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易患骨质疏松,来做个小测试吧:

1. 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2.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 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cm)?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您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这10道测试题中任何一条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表明您有患上骨质疏松的可能,但这并不证明您现在就患了骨质疏松症,还需要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测试来确定。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4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肾阴亏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骨质疏松症是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以中老年人较为多见。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临床发病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男性多在55岁左右。有的无任何自觉症状,而以四肢某部的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而突然发现,有的以腰背持续性钝痛或剧烈疼痛为特点,背举重物时加重,限制活动可减轻。身材变矮是一个早期体征,患者常有驼背,上腹部出现横带状角化皮肤,消瘦及食欲减退等。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因此本病发病的关键是肾虚髓液不足: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肾阴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

5酸性体质的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现实生活中,骨质疏松症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症偏爱哪类人群呢?据专家证实,酸性体质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多种原因可致浑身“冒凉风”

当患者出现身体疼痛,特别是关节疼痛、冒凉风、红、肿、发烧等症状时,应该检查血沉、骨密度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冒凉风,血沉还不快,那么这个“凉风”就不是病理性的,没有炎症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市民不需要紧张。建议做骨密度检查,因为骨质疏松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的症状,另外,纤维肌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免疫力低下等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

酸性体质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姜医师介绍,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缺钙、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都是主要原因。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但受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趋于酸性,尤其在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出于本能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地存在于骨骼中。所以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这与酸性体质有一定关系。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并沉淀,所以必须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骨质疏松症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姜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多数都有腰背疼痛的症状,这也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还有很多患者在疼痛后出现身长缩短、驼背的症状,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骨质疏松症还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滥补钙可导致肾结石

姜医师介绍,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吃钙片就能防治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所以,35岁之前就要打好基础,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许多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治疗骨质疏松要根据病因,否则会出现并发症,比如继发性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的,必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作用。

小编提醒大家,酸性体质的人应特别注意,如果患上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觉得《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