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哮喘的两大症状解析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8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咽痒与哮喘有关吗,哮喘的症状有哪些呢,咽痒是哮喘的症状吗,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哮喘的两大症状解析

哮喘在医学上是专家主要研究的对象,由于此病对人体的危害甚大,很多人对其症状不是很了解,专家借此机会向大家讲解一下哮喘的症状具体都是怎样的?

1、这种疾病的类型,根据专家的研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你们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慢性,也就是在一年当中都能发作,不管发作与否,经常有胸闷气急,平时即有喘息及哮喘样呼吸,可伴咯痰粘稠,可有低烧,这样的哮喘患者多不能参加一般工作。患者在发作时,可立即出现胸闷,胸中紧迫如重石压迫,约10分钟后出现呼气困难,这时甚至不用医生的听诊器就可以听到“哮喘音”, 哮喘患者需被迫端坐着,头向前伸着,双肩耸起,双手用力撑着,用力喘气。这样的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至半小时,自行或经治疗而缓解。因此,这是属于患有了哮喘的症状之一。

2、对于患者来说症状的出现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患者发病及其的快速,在没有任何的前提下突发。但是有的哮喘发作持续数天不止,常常因为呼吸极困难而窒息,常常因心力衰竭、体力不支而死亡。还有的哮喘的症状不典型,表现长期反复干咳、咽痒、胸闷不适,一般消炎止咳治疗无效,应想到有可能不是典型哮喘,往往给以平喘治疗而缓解。

以上两点就是哮喘症状的讲解,那么患者要仔细的明白这些症状,对于自己以后的治疗有协助的作用,同时还能让患者及早的恢复健康。

2解析急危重症的小症状

就说人体的一些疾病吧,发生之前总有一种或几种以上的“小症状”出现,只不过由于医学知识的欠缺,加上这些“小症状”太过平常,被你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才落得个“大意失荆州”的严重后果,笔者给你讲几则“前车之鉴”的事例,看后你就会悟出应有的正确做法了。

声音沙哑与喉癌

不少人对声音沙哑掉以轻心,以为让嗓子休息一下就没事了,欧阳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从教20多年,对烟酒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半个月前,他讲课时发声费力、沙哑,自认为是用嗓过度所致,便用胖大海泡茶饮用。可半个多月过去了,嗓子越来越糟,甚至到了发不出声音的地步。这时,他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到医院看了专家。专家检查后发现他的声带上长了一个东西,经病理科大夫确认为癌变,所幸还处于早期,经手术切除而痊愈。

[专家分析]引起声音沙哑的原因很多,如:说话太多、发声过度、声带小结或声带疤痕等,还有“喉癌”的偷袭。在“喉癌”的早期阶段,只有声带增厚,或韧带受累,引起声带震动异常,相应出现程度不同的沙哑症状。这个时期恰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可收到“刀”到病除的效果,且不会失去嗓音。遗憾的是,由于不痛也不痒。绝大多数病人没有想到灾难已经临身,只是用含片或胖大海茶来缓解症状。待到病情严重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动手术即使能挽救生命,也须做全喉切除,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温馨提示]50岁以上有烟酒嗜好的男性,若嗓音不明原因的沙哑2周或以上,应警惕喉癌发生,应立即就医,不可拖延。

闻不出味与中风

赵老先生患高血压多年,一直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得不错。这天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说孙子得了结核病。赵老先生不由得心头一紧,接下来就觉得鼻子不太对劲,喝茶时闻不出茶香味。老伴是一名退休护士,觉得不好,催他立即上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脑部有小片出血灶——赵老先生中风了!

[专家分析]闻不出味,医学上称为嗅觉消失,主要与疾病导致嗅神经受损有关,如慢性鼻炎、嗅神经萎缩或颅内肿瘤压迫等。不过,千万不要忽略了出血性中风,即俗称的脑溢血。赵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听到孙子患病的消息,情绪突然紧张,致使血压骤然升高,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出血:在脑出血的早期,出血量较少,仅仅压迫了嗅神经,故没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严重症状,只是闻不出气味而已。一般人会不当一回事,而赵老先生的老伴懂得医学知识,故能早期得到诊治,避免了病情的恶化,可谓不幸中之大幸。

[温馨提示]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哪怕是闻不出气味这样的小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明显消瘦与痴呆症

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故刘大妈3年前体重逐减时不仅没有丝毫忧虑,反而有一种庆幸之感。可不久后,却陆续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变化,如: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唠叨,说话词不达意:走在街上,明明是熟人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到市场买菜,挺简单的账算起来也很费力,甚至根本算不清……家人不敢懈怠,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在诊断书上赫然写下了“早老性痴呆症”几个字。

[专家分析]“有钱难买老来瘦”是民间颇为流行的说法,医学专家却持否定态度。研究发现,60~70岁之间的老年人,肌肉开始萎缩。男性每10年萎缩4%,女性可达到6%。为求健康长寿,必须保持体重稳定,老年人消瘦不仅无益于健康,还可能是多种疾患的信号,如:恶性肿瘤、结核病、胃病、糖尿病、甲亢、营养不良等。美国通过对近500名女性痴呆症患者的病历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在没有患病的21~30岁之间,体重都保持稳定,以后差不多都出现了体重明显下降的状况,被确诊为痴呆症前10年左右往往有体重下降5千克以上的经历。专家的解释是,痴呆症早期即可损害病人的嗅觉与创造力,当嗅觉减退后,闻不到食物的香味,就没有胃口,导致食量下降,体重怎能不下降呢?

[温馨提示]体重锐减可能是痴呆症的一个早期信号,如果你不是有意识地改变饮食习惯,当体重在10周左右减轻5千克以上时,你就该到医院看医生了。

呃逆与心肌梗死

呃逆俗称“打嗝”,往往与胃部受凉或情绪波动有关,喝点热开水或休息片刻即可停息。可刚过“知天命”之年的郭师傅却是一个例外,一天上班时他突发呃逆,经休息、饮用热开水等措施处理,却无丝毫好转迹象:后被工友送入医院急诊科,心电图显示下壁心肌梗死,经医生抢救脱险。

[专家分析]心肌梗死是心脏病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通常有心绞痛、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但有少数患者(如郭师傅)仅仅表现为呃逆不止,乃因坏死心肌刺激了膈肌,引起膈肌痉挛所致。

[温馨提示]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如果突发呃逆不止,务必警惕心肌梗死,须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免猝死悲剧发生。

小腿抽筋与动脉硬化

供职于一家合资企业的章工程师50多岁,身材虽清瘦但精力旺盛。近几个月来,他常感到小腿有些疼痛,还时不时出现抽筋的现象,颇令他不安。听人说这是缺钙的表现,于是,购买了钙剂服用,遗憾的是,始终见不到效果,小腿疼痛抽筋依旧。他没辙了,不得已走进了医院。出乎他意料的是,医生诊断其并非缺钙,而是动脉硬化导致腿部血供障碍所引起的“缺血性痉挛”。

[专家分析]缺钙确能引起腓肠肌痉挛,导致小腿抽筋。但不可将小腿抽筋全部归咎于缺钙。其他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也可产生这样的恶果。因为下肢动脉硬化后,引起循环障碍,小腿肌肉由于缺血而发生痉挛,抽筋疼痛等症状也就“应运而生”了。

[温馨提示] 中老年人发生腿痛抽筋,不要简单地归咎于缺钙,还可能与常见的动脉硬化有关。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应请教医生,随便听信、盲从他人或自己想当然行事都是错误的。

肛门瘙痒与直肠癌

已在大学讲坛上站了整整30个春秋的华教授,3个多月前突发肛门瘙痒。由于他忙于教学与学术研究,难以抽身,一直未去医院检查。在一个偶然场合他遇见了一位现在是外科大夫的中学同学,顺便谈了自己的情况。同学让他不要大意,有空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在门诊,只做了一项极其简单的检查——肛门指检,诊断就出来了,华教授患了直肠癌,幸好,还不算太晚。

[专家分析]肛门瘙痒的病人不少见。原因也很多,如:肛周湿疹、皮炎、蛲虫侵犯等,但不可忽略直肠肿瘤,特别是肛门奇痒者。据俄罗斯学者夏波耶夫调查,将近一半的直肠癌患者出现过肛周瘙痒,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癌组织产生的特殊物质刺激肛门所致。

[温馨提示]肛门奇痒很可能是直肠癌或乙状结肠癌的早期表现,绝对不可凭自己的一星半点医学知识来“自我诊治”。

低血压与帕金森病

当你感觉身体发僵、走路时手臂不摆动时,你是不是以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还会发出一声“廉颇老矣”的感叹?当你的血压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今生不会遭受高血压之害而暗自庆幸?如果是,你就错了!因为这些症状表明帕金森病已经盯上你了。

[专家分析]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轻者手脚颤抖,重则行动困难,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因患上此病而永远地告别了他毕生追求的数学研究事业。帕金森病一般起病年龄在55岁以上,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除了嗅觉异常、身体僵硬、走路时手臂不摆动等前期症状外,老年人的血压值长期处于低水平,也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预警信号。

[温馨提示]年满65岁及以上者,如果血压长期处于110/50毫米汞柱左右,便很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应及早防治才是。

3内外因解析宝宝哮喘疾病

内因

从中医角度看,主要是:

1、痰邪内伏。伏痰产生于津液,津液来源于水谷,依赖脾气的运化,以养肺脏,若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积湿蒸痰,上贮于肺。肾虚精损也能使水湿蕴积成痰。

2、在呼吸方面,肾有纳气的作用,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就会产生喘息的病变。

3、体质因素。小儿哮喘在乳儿期多有奶癣史,是一种素体湿盛有表现。

4、脾肾亏损。这些小儿多为发育障碍,体质瘦弱,胖而微肿,肌肉松弛,喉间常痰声呼呼,易感冒,防御功能低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虚亏,影响小儿机体水谷精气代谢,痰浊内生,发生哮喘。从西医角度看,主要是:

①家族遗传所导致的过敏体质;

②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

③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④其它疾病的影响如胃食道反流、鼻炎和鼻窦炎等;

⑤其他因素如内分泌变化、患儿的精神心理因素。其中家族遗传所导致的过敏体质是患儿易感哮喘的重要病理基础。

4解析治疗哮喘的常见气雾剂

常用气雾剂分为两类,即对症止喘和预防发作药。

(1)、对症止喘药:

它特异性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作用迅速而副作用小。有要用于发作时缓解喘息症状,病情稳定后应停止应用。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舒喘灵、喘乐宁和博利康尼气雾剂喘康速。

(2)、预防性药物:

有两类,一类为吸入类皮质醇,他可消除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防止哮喘发作,属去根药。应较长时间应用,以达到哮喘不发作或发作明显减轻减少的目的。另一类为吸入性色甘酸钠,可防止过敏反应引起的喘息发作,也应较长时间应用,最好在过敏季节前开始应用。

(3)、平喘和预防作用均有的气雾剂:

它是将上述两种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多用于较重病人。

5解析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法

生活中很多人被哮喘疾病困扰,哮喘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哮喘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他们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有时候空气中的粉尘都有可能导致他们病发,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哮喘病的药物:

(1)抗炎类药物:包括气雾剂、粉雾剂和口服3种剂型。

①气雾剂:有色甘酸钠气雾剂、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国产商品名为信可松)、丁地去炎松气雾剂以及最近国外推出的NedocromilSodium气雾剂。

②粉雾剂:色甘酸钠粉雾剂、二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商品名必酮碟)等。

③口服药物:包括曲尼斯特、团替芬、Azalastine等抗组胺药及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口服激素类药物由于全身副作用大,除严重哮喘病人以外很少用于长期缓解期治疗。

(2)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常对小儿哮喘更为有效。

①注射剂:临床常用的有卡介苗素、组胺球蛋白、核酸酪素、胎盘酯多糖、哮喘菌苗、转移因子、干扰素和胸腺肽等。

②口服药物:多抗甲素片、卡慢舒、左旅咪唑。

(3)免疫抑制剂:如氯喹、氨甲喋呤、环磷酰胺、三乙酰夹竹桃霉素、雷公藤多甙等。由于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故仅用于重度哮喘的缓解期治疗。

(4)脱敏疗法:是目前唯一针对哮喘病因的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方法。

(5)中药类:治疗哮喘的中药种类繁多,中成药也为数不少,如桂龙咳喘宁、蛤蚧定喘丸等。

治疗哮喘的三大误区:

不喘不治,喘了再治

长期以来部分患者和家属,只注意对发作期的治疗,哮喘症状一旦缓解,就误判为治愈而停止治疗,结果造成了哮喘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还会发展成为肺气肿、肺心病而失去劳动能力。哮喘加重是发作性的,但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哮喘的治疗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哮喘被控制,应至少维持吸入治疗3-6个月,然后请医生根据情况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哮喘病情及严重程度的正确评价是哮喘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评价哮喘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重吃药轻护理

也有些家长片面追求使用苭物来控制哮喘的发作,而对哮喘的护理却重视不够。患儿发病时急急火火地治疗,不喘之后就不再管了,平常吃饭穿衣也不加以注意。其实,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护理得法,此病就恢复得快,甚至有可能痊愈;护理不当,就会促使此病复发或导致病情加重。建议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属于特异性体质的婴儿接触过敏原越早,时间越长,其发病就可能既早又重。

吸入激素治疗副作用大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口服、静脉注射等全身用药虽然当时可取得效果,但是长期应用会对身体产生许多副作用。正确的哮喘治疗应是首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程度加用吸入长效β激动剂,仅仅在有急性症状时吸入短效的β激动剂。吸入激素仅考,试大网站收集在气道局部起作用,血液里基本吸收不到,并且应用剂量很小,一般每天不到1毫克。

所以,即使是终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副作用。通过规范治疗,患者完全可以达到没有哮喘症状、没有急性发作、没有夜间憋醒、不需看急诊,没有运动限制、没有治疗所产生副反应的效果。

如果觉得《哮喘的两大症状解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