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近年来,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了骨质疏松呢?那就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吧。

1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发于老人,但近年来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虽然不会威胁生命,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那么,骨质疏松有什么常见的症状呢?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疾病,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骨质疏松疼痛怎么办?

想到骨质疏松,脑海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条脊柱,原本健壮挺拔,但随着年岁增高,越来越弯,最终曲近直角;又或是,一根结构致密的骨头,空隙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后来变成像蜂巢一般千疮百孔,轻轻一碰,便断成两截。

骨质疏松会导致身材变矮、驼背,甚至骨折。但你可知道,疼痛——一种贴膏药、搽药酒无法缓解的的彻骨之痛,也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骨质疏松疼痛最常发生在脊背、髋及四肢等部位,特征表现是夜间休息时疼痛依然无法缓解。

抗骨松,才能解骨痛

不同于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骨质疏松之痛的根源是骨骼老化。

骨骼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并承受着一举一动带来的应力。大量丢失会破坏骨组织微结构,带来微骨折,骨骼变形后会导致肌肉、韧带受力异常,从而造成身体疲劳、疼痛。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就开始出现骨痛症状。

擒贼先擒王,治疗骨质疏松疼痛,根本在于抗骨质疏松,防止骨折发生,其后才是缓解疼痛。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包括:双膦酸药物、降钙素、雌激素类药物受体调解剂、硒盐以及甲状旁腺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整骨代谢平衡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达到降低病人骨折风险的目的。其中,降钙素类药物具有显著的缓解疼痛作用。

破解骨松的密码

骨质疏松疼痛可止可治,这自是好事;然而,不少病人面对的问题是,明明患了骨质疏松,却不自知。

我国现有约8000万骨质疏松病人,但就诊率只有10%~15%,其中仅有25%的就诊者能被正确诊断。都说骨质疏松是静悄悄的流行病,其实,作个骨密度检查,就能轻松破解骨质疏松的密码。

目前,双能X线吸收法(DXA)的骨密度检查,是公认的确诊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次项检测安全无痛,病人只要在检测床躺几分钟就行。主要的检测部位是髋部和腰椎,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只作髋部检查。检查的价格不贵,每个部位约为140元。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如绝经后妇女,老年人(女性>65岁,男性>70岁),低体重、偏食、长期营养失调的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等人群,身体疼痛或感到隐隐不适时,不妨查查骨密度,看是不是骨质疏松疼痛。还有些人,长久地接受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炎等相关的治疗,病情却时好时坏,这时也该换个角度想想,是不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3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肾阴亏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骨质疏松症是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以中老年人较为多见。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临床发病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男性多在55岁左右。有的无任何自觉症状,而以四肢某部的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而突然发现,有的以腰背持续性钝痛或剧烈疼痛为特点,背举重物时加重,限制活动可减轻。身材变矮是一个早期体征,患者常有驼背,上腹部出现横带状角化皮肤,消瘦及食欲减退等。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因此本病发病的关键是肾虚髓液不足: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肾阴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型。

4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

40多岁后人群的骨质疏松比例会大幅提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超过60%。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这类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绝经不久的妇女,另一类就是老人。

老年人的“缩个”、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加重,脊椎前倾,背曲加重,形成驼背,而驼背严重时,膝关节也会显著挛曲。老年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身高可平均缩短3~6厘米。驼背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因为驼背造成的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导致肺气肿的发生率也很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因为意外导致骨折,这样的病人医院每年都要接待几百例,其中需要手术的超过一半。随便一个时间来到医院,一般都有十个八个老年人因为骨折在等着手术或者在术后康复。”。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髋部股骨、胸腰椎和手腕部骨折更为多见。

在生活中,腿脚不好的老年人听到家人最多的提醒不外是“走路防跌”,认为只要不摔跤就不会骨折。虽然摔跤是老年人骨折最常见的诱因,但是引起骨折的原因五花八门。就坐公交车而言,一个急刹车,甚至车轱辘在石块上剧烈地颠了一下,这种突然的车身震荡都有可能让老年人的腰椎发生骨折。

老人骨折常夺命

老年人一旦发生髋部股骨骨折,只能卧床休息,选择保守治疗的话,起码两个月才能下床,至少需要四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患者年老体弱,往往伴有一系列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而在这段漫长的卧床时间内,各种并发症可能会一点点吞噬掉老人的生命力和生存意志。

髋部股骨骨折,老人久卧病床动弹不得,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这样的环境都容易毁坏老年患者脆弱的呼吸道,诱发肺部感染。卧床后,患者大小便只能在病床上解决,卫生问题也容易导致泌尿系统出现感染,卧床过久导致的褥疮和继发性感染对老年患者也是一大隐患。

5那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

1、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2、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3、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

【友情提示】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一旦产生,造成体型改变,对爱美的人是一项打击,加上疼痛、行动不便、骨折手术的医疗支付等,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更是极大的负担。目前医学界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预防保健很重要,不可轻忽“护骨”的工作还未轮到你,也不可认为自己年迈来不及了,保住骨本永远不嫌迟。

如果觉得《骨质疏松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