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用药不当会引发青光眼吗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青光眼与用药不当有关吗,青光眼有哪些病因,用药不当是青光眼的病因吗,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用药不当会引发青光眼吗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率高,致盲率高的眼病。药物,激光和手术三种治疗方法均可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青光眼患者应该让用药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忘了滴眼药,一旦记起就马上滴药,而不要等到下次用药的时间再用。

青光眼需要长期用药,经常有人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忘记点药,可以在办公室和家里各准备一份药,这样遗漏用药的机会就会减少。

不过如果忘记的是β-受体阻滞剂,在睡觉前请不要补点了,因为睡觉前点β-受体阻滞剂,不会发挥药物的降眼压作用,而只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药物治疗青光眼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减慢心率,口服乙酰醋胺后如出现手足麻木、恶心、乏力、头晕,长期应用应适当多喝水,并且加服钾类药物,特别要注意肾结石肾绞痛,毛果芸香碱类可导致近视,有白内障者视力会明显下降。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眼部不适,如干眼症,这时可以加用一些抗干眼症的眼药。

有的病人认为多点抗青光眼药物,可以将眼压更快降低,会将眼压将得更低,这是极错误的,抗青光眼药物都有严格的点药次数,多点药是不会使眼压更低或者使眼压降得更快,而只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同一类药物不应联合应用,如两种β-受体阻滞剂合用,以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而且不会增加降眼压效果,同一类药物的拮抗剂和激动剂也不应同时用在同一眼上。青光眼患者必须配合并信任医嘱,和你的治疗医生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努力保护视力。

2青光眼治疗不当会致盲

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青光眼的基本治疗原则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视功能,主要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征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所能承受的限度,将带来视功能损害。最典型和最突出的表现是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缩小,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原发性青光眼可分成闭角和开角两种类型。

1、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四个阶段:1、发作期;2、间歇缓解期;3、慢性进展期;4、临床前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可有些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病人常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青光眼发作时,一些病例往往误诊为眼科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内科的胃肠炎、偏头痛等而通过相反的治疗而使病情恶化。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症状: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只有在病变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病人方有视力模糊、眼胀和头痛等感觉,有时也可有虹视和雾视现象。到了晚期双眼视野(眼睛看得到的范围)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

如果患者经常有上述症状,就需要找眼科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祥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是青光眼,就须要进行正确的治疗,以便阻止视力的损害。治疗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有很多种: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与继发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3青光眼须终身用药 如何选适合的青光眼药

青光眼是一种损伤视神经的眼科疾病,它对人体最大的威胁就是致盲,致盲率约为10%,是仅次于白内障,全球排名第二的致盲眼病。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余敏斌教授告诉我们,青光眼全国患病率约为1-2%,据估计国内原发性青光眼病患者人数超过一千万,其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困难、干预治疗棘手,最终往往导致患者失明,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在3月14日世界青光眼周活动上,中山眼科中心余敏斌教授为大家介绍青光眼以及青光眼的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误区:青光眼可以根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余敏斌教授指出,青光眼常常是“静悄悄”地发病。等到患者自己发现青光眼症状时常常已经到了中晚期。不少青光眼患者在用药时,常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吃药是为了治疗青光眼。

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很危险的。余教授解释称,常见的原因有:1.很多青光眼患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2.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患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就治好了。

余教授强调“青光眼是终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无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终生治疗。正在治疗的青光眼病人,尽管病情稳定,也不可盲目乐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抗青光眼药物会逐渐减退药效,手术效果也会降低。再则患青光眼时间长了后,由于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越来越差,需把眼压降至更低。所以青光眼病人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行视野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患者切忌以为已根治,自行停药。

如何选适合的青光眼药

我们知道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是异常升高的眼压,如果眼压超过承受眼球耐受范围,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视力损害,严重者甚至失明。因此长期维持眼压的稳定非常重要,通过药物可以达到控制眼压是青光眼治疗方案之一。

对于青光眼的药物治疗并不单一,而选择哪些眼药才是合适自己的呢?这是青光眼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山眼科中心在“青光眼宣传周”举办的健康讲座,余敏斌教授为我们逐一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六种青光眼治疗药物。

第一类,缩瞳药

1.作用:多作为手术前用药。缩瞳药主要作用是缩小瞳孔,使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更容易经瞳孔流入前房,促进房水循环,降低眼压。

2.代表药品:毛果芸香碱。主要有三种浓度,根据病情的不一样,有百分之二,百分之一,百分之零点五的,因为它本身用的浓度高的话副作用也大,主要是针对闭角型青光眼,不管是急性的慢性的都可以用,有些引起房角变窄的继发性青光眼也可以用这个药。

3.用药时间:由于毛果芸香碱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只有6个小时左右,所以患者滴眼药水的次数较其他类型眼药多,眼药水每天滴4次,眼膏每晚一次。

4.用药注意:用药后可使视力下降,产生暂时性近视,最好不要在用药后驾驶车辆等。副作用为长期应用可引起强直性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虹膜囊肿、白内障及近视程度加深等。频繁点眼可因过量吸收引起全身毒性反应,如出汗、流涎、恶心、呕吐、小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等。

第二类,β-受体阻滞剂

1.作用:多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主要是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量而降低眼压。局部点眼可引起眼压明显下降。由于药效作用时间长,可持续12~24小时,日点眼1~2次,此类药物使用的患者最多,

2.代表药品:噻吗洛,它的疗效在中上水平,价格便宜,用法简单,一天只需要用两次,病情轻的病人一天用一次就可以了。

3.用药时间:由于药效作用时间长,可持续12小时, 每天滴2次,此类药物使用的患者占大多数。

4.用药注意:这类药物在睡觉时作用有所降低,因此患者在使用时最好在醒来的时候滴一次,吃晚饭时吃一次。副作用为心动迟缓、脉博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等。

第三类,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1.作用:主要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通过抑制房水分泌,促进房水流通来降低眼压。

2.代表药品:保目明、新福林

3.用药时间:滴眼药后1小时内显著降压,至12小时仍维持较好的降压作用,每天使用1~2次。

4.用药注意:使用后有10%的患者可能出现嗜睡的情况,用药后最好适当休息不要马上从事等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如开车。还有约3成的患者出现眼部刺激。

第四类,碳酸酐酶抑制剂

1.作用:一般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及开角型青光眼。从根本上抑制房水分泌,从而降低了眼压

2.代表药品:派立明

3.用药时间:只能短期用,最多一至两周。首次口服500mg,至少可持续6小时,待眼压平稳后,减量至125~250mg,每日2~3次,然后逐渐减量。

4.用药注意: 研究表明此药对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未满18岁的儿童不要使用此药。

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会对身体有伤害,因为它产生的副作用很大,而且很多都是不可逆的那种很严重的副作用。

第五类,前列腺素衍生剂

前列腺素衍生剂,最近几年出来的,降压效果目前比较好的,用药方便,一般来说,一天点一次就可以了,原来这类药都要自费,相对比较贵,刚出来时需要300元一支,但现在已经有部分要进医保了,而且价格也稍微有所降低。以三种主要药物作为代表,(适利达(进医保)、苏为坦、卢美根),成分接近,浓度有变化,针对不同患者用不同药有不同结果,但大多数都是差不多的。

主要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没有特别的副作用,用完以后眼睛可能会发红,有点人会睫毛长长,或者有黑眼圈,禁忌症,严重哮喘或眼睛发炎充血期间。

第六类,高渗剂

高渗剂(甘露醇、甘油果糖),针对急性眼压升高,高到很危险的程度,要一下就把眼压降下来,就需要挂盐水,主要是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能在一两个小时之内达到大幅度降眼压的作用。

副作用比较明显,不能长期使用。一般在住院期间医生监控下用药。紧急降眼压及术前准备的时多用。

青光眼现在的医疗水平来看是不能根治的,没有一种药可以根治它,药主要都是降眼压,口服的、静脉点滴现在是不能长期适用的,药物治疗主要是点眼药,降眼压。

余教授提醒,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不同的患者个体要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青光眼药水,患者用药时应根据自身病情遵从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合自己的药物。因为青光眼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择药物原则上要尽量用少的种类、少的次数,坚持用药。

4用药不当可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疾病所致。临床上,往往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发生了中风。

降血压药

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尤其是出现不适症状后,往往大量服用降压药,甚至成倍加量,或者几种降压药联合吞服,从而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脑血栓形成,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因此,在应用降压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镇静药

大多数镇静药都有抑制大脑皮层、扩张血管、松弛肌肉、抗抽搐的作用。如果安定、氯丙嗪等药物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会连锁反应引起缺血性脑中风。

利尿药

大量长期应用利尿药,使水分从尿中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液体,则造成体内失水过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引起脑中风。

止血药

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以致发生脑中风。所以高血压的老人应用止血药时,应谨慎掌握剂量。

5青光眼如何用药?

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有些药物是青光眼患者不能使用的,或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的。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要谨慎使用这里列举一些例子作为警戒。

闭角型青光眼禁用散瞳药

生活实例:76岁的韦大爷为查明视力下降的原因,到医院就诊,由于他瞳孔较小,于是,一名刚毕业的实习医生给他眼部滴用了1%阿托品滴眼液,并做了眼底检查。当天晚上,他感觉眼痛、头痛,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被医生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立即住院,控制眼压后,韦大爷接受了抗青光眼手术。

解析:阿托品散大瞳孔的作用较强,可维持两周左右,目前尚无其他药物可对抗其作用。但是,其在散大瞳孔的同时还可引起眼内一些结构的变化,促使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发作。因此,在选用阿托品之前,医生大多会了解患者有无青光眼家族史及青光眼病史,检查眼部有无可能发生青光眼的结构因素,并测量眼压后再滴用。

建议:①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后马托品和托吡卡胺等散瞳药。②40岁以上成人散瞳检查时,应先测量眼压,排除青光眼后才可进行。③青少年首次使用托吡卡胺眼液前,应经眼科检查并定期观察,必要时应测量眼压。④不要将阿托品眼液和眼膏与其他眼药水摆放在一起,以免误用,更不可随意转送他人使用。

激素性青光眼慎用皮质类固醇眼液

生活实例:两个月前,刘先生右眼反复出现眼红、痛等不适症状,被诊断为浅层巩膜炎,遵医嘱,他一直滴用典必舒眼液。近日,他去医院测量眼压,发现眼压值已高达30毫米汞柱(正常值为10~21毫米汞柱),被医生诊断为激素性青光眼。医生建议他停用典必舒眼液,随访观察,刘先生的眼压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

解析:激素性青光眼(又称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属于药物引起的一种开角型青光眼,其表现与散瞳药引起的青光眼不同,鲜有自觉症状,若不及时发现,拖延时间过长,有可能引起难以逆转的视神经乳头损害、视野缺损等。因此,及早发现很重要。

一般来说,有开角型青光眼家族史及糖尿病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后,发生高眼压者较多。因此,这些人要高度警惕本病。

建议:①定期眼科随访眼压,如有眼压升高又不能停用者,可经眼科检查后考虑同时选用抗青光眼眼液。②应用其他药物有效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如慢性结膜炎可选用色甘酸钠眼液。

青光眼患者别用胃肠道解痉药

生活实例:50岁的黄先生因腹痛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胆囊炎引起的腹痛,给他肌肉注射了消旋山莨菪碱,腹痛缓解。可一周后,黄先生感觉有眼部胀痛,经眼科会诊检查眼压明显升高,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后转至眼科治疗并做了抗青光眼手术。

解析:这也是药物诱发青光眼发作的典型例子。消旋山莨菪碱和阿托品一样,是胃肠道解痉药,对胃肠道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是其副作用则是会诱发青光眼发作。这类药物包括颠茄、山莨菪碱、奥替各溴铵、溴丙胺太林等。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或青光眼病史者应及时主动向医生说明,以免误用,损害健康。

建议:①患者在使用胃肠道解痉药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通常,在这些药物说明书中大都标明:青光眼患者禁用。②在静脉补液时,要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使青光眼发作。

如果觉得《用药不当会引发青光眼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