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肾炎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0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中医怎么边治疗治疗急性肾炎方法呢?

1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肾炎

由于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多以水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之归入“水肿”、“尿血”等病中。

急性肾炎水肿期、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1977年北戴河全国肾炎座谈会将急性肾炎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3型以辨证治疗。一般来说,急性肾炎水肿阶段可分为:

风水泛滥型,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以风寒为主者,可伴有恶寒发热而无汗,全身疼痛,咳嗽痰白,口不渴而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宜用疏散风寒,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药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风热为主型,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湿热内蕴型,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大腹皮、茯苓等。

急性肾炎水肿消退后仅有蛋白尿、血尿者,一般有以下几种证型:

阴虚湿热型,此型表现多以血尿为主,表现为水肿退后,腰酸乏力,心烦低热,面色潮红,时有盗汗,尿色多赤,舌红而瘦,脉细且数,宜用养阴清热化湿的方法,可用猪苓汤加减治疗,药用猪苓、阿胶、滑石、生地、茯苓、泽泻、旱莲草、益母草、白茅根等,若血压偏高者加用菊花、生石决明、珍珠母等。

肺卫不固型,水肿退后,自汗恶风,乏力食少,面色 白,气短少言,蛋白尿不消,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宜用益气固表方法,可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药用生黄、白术、防风、茯苓、苍术等。

脾虚湿阻型,往往表现为残留一段时间的双踝部水肿,蛋白尿不消,伴有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大便稀软,小便色白,舌淡而胖,苔薄白或腻,脉濡软而沉,治宜健脾化湿,可用五苓散加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苍白术、淮山药、薏苡仁等,若伴肾虚者,可加附子、肉桂、山萸肉等温阳以利水。

总之,中医学对急性肾炎的认识与治疗,重在辨证施治,而且也十分强调饮食宜忌,这点与西医的观点十分相近。

2中医特色急性肾炎治疗

由于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多以水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之归入“水肿”、“尿血”等病中。

急性肾炎水肿期、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1977年北戴河全国肾炎座谈会将急性肾炎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3型以辨证治疗。一般来说,急性肾炎水肿阶段可分为:

风水泛滥型,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以风寒为主者,可伴有恶寒发热而无汗,全身疼痛,咳嗽痰白,口不渴而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宜用疏散风寒,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药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风热为主型,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湿热内蕴型,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大腹皮、茯苓等。

急性肾炎水肿消退后仅有蛋白尿、血尿者,一般有以下几种证型:

脾虚湿阻型,往往表现为残留一段时间的双踝部水肿,蛋白尿不消,伴有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大便稀软,小便色白,舌淡而胖,苔薄白或腻,脉濡软而沉,治宜健脾化湿,可用五苓散加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苍白术、淮山药、薏苡仁等,若伴肾虚者,可加附子、肉桂、山萸肉等温阳以利水。

阴虚湿热型,此型表现多以血尿为主,表现为水肿退后,腰酸乏力,心烦低热,面色潮红,时有盗汗,尿色多赤,舌红而瘦,脉细且数,宜用养阴清热化湿的方法,可用猪苓汤加减治疗,药用猪苓、阿胶、滑石、生地、茯苓、泽泻、旱莲草、益母草、白茅根等,若血压偏高者加用菊花、生石决明、珍珠母等。

肺卫不固型,水肿退后,自汗恶风,乏力食少,面色 白,气短少言,蛋白尿不消,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宜用益气固表方法,可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药用生黄、白术、防风、茯苓、苍术等。

总之,中医学对急性肾炎的认识与治疗,重在辨证施治,而且也十分强调饮食宜忌,这点与西医的观点十分相近。

3中医治疗急性肾炎

由于急性肾炎起病急,变化快、多以水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将之归入“水肿”、“尿血”等病中。

急性肾炎水肿期、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

总之,此时多为病之初期,证候属实,多为阳水,治疗以利水消肿,泻其邪实为原则。水肿消退之后,根据病人素质不同,可表现为阴虚湿热、肺卫不固、脾虚湿阻等不同证候。但大多数仍为邪实为主,正虚为辅,不可以骤然进补。其治疗方法仍以法邪为先,必要时可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

有关急性肾炎中医临床分型的方法,临床各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亦有一些共识。1977年北戴河全国肾炎座谈会将急性肾炎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湿热型3型以辨证治疗。一般来说,急性肾炎水肿阶段可分为:

风热为主型

可伴有发热微恶寒,口渴咽痛,尿少而赤,咳嗽痰粘或黄痰,舌边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宜用疏风清热、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用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茯苓、车前草、泽泻等,若血尿重者,可加用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风水泛滥型

表现为水肿先起于颜面而后逐渐发展为四肢、全身水肿,多伴有表证。以风寒为主者,可伴有恶寒发热而无汗,全身疼痛,咳嗽痰白,口不渴而尿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宜用疏散风寒,宣肺利水方法,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用药如麻黄、生姜、甘草、大枣、白术、茯苓,水肿重者可加用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以加强利水消肿。

湿热内蕴型

此型多发于麻疹、疮疡、扁桃体化脓之后,邪毒内侵,湿热夹毒内蕴,表现为水肿,发热,尿少而赤,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宜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方法,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上五味消毒饮治疗,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蒲公英、鱼腥草、紫花地丁、大腹皮、茯苓等。

急性肾炎水肿消退后仅有蛋白尿、血尿者,一般有以下几种证型:

肺卫不固型

水肿退后,自汗恶风,乏力食少,面色 白,气短少言,蛋白尿不消,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宜用益气固表方法,可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药用生黄、白术、防风、茯苓、苍术等。

阴虚湿热型

此型表现多以血尿为主,表现为水肿退后,腰酸乏力,心烦低热,面色潮红,时有盗汗,尿色多赤,舌红而瘦,脉细且数,宜用养阴清热化湿的方法,可用猪苓汤加减治疗,药用猪苓、阿胶、滑石、生地、茯苓、泽泻、旱莲草、益母草、白茅根等,若血压偏高者加用菊花、生石决明、珍珠母等。

脾虚湿阻型

往往表现为残留一段时间的双踝部水肿,蛋白尿不消,伴有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大便稀软,小便色白,舌淡而胖,苔薄白或腻,脉濡软而沉,治宜健脾化湿,可用五苓散加减,药用茯苓、猪苓、泽泻、苍白术、淮山药、薏苡仁等,若伴肾虚者,可加附子、肉桂、山萸肉等温阳以利水。

总之,中医学对急性肾炎的认识与治疗,重在辨证施治,而且也十分强调饮食宜忌,这点与西医的观点十分相近。

4急性肾炎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急性肾炎的治疗需注意绝对安静,卧床休息,无盐、低蛋白饮食。维持和调整水与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早期可考虑使用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速尿或利尿酸等)以及血管扩张剂如多巴胺、酚妥拉明等,有高血压者应控制血压。

根据急进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适宜的。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等联合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病情好转,肾功能改善,少数病人的病理改变也有好转。

目前多主张用甲基强的松龙0。5~1g /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为一疗程。继之口服强的松40~80mg/d。间隔3~4天后重复1~2 个疗程。近年有报道用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每月1次,每次0。5~1g,连用6个月,并配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取得疗效者。

小编提醒:急性肾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去除病因,辅以适当的治疗,在儿童约85%~90%,在成人约60%~75%可完全恢复。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机会不多,但其预后在急性肾炎患者中最差。多数病例尿常规改变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患者急性期后临床表现消失,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中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可迁延1~2年才逐渐消失。少数病例病程迁延1~2年后逐渐康复,另有少数病人迁延发作转为慢性肾炎,个别病例急性期可发生严重合并症而死亡。近年来由于防治工作的改进,死亡率已降至1%~2%,甚或无死亡.

5急性肾炎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急性肾炎的治疗需注意绝对安静,卧床休息,无盐、低蛋白饮食。维持和调整水与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少尿早期可考虑使用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速尿或利尿酸等)以及血管扩张剂如多巴胺、酚妥拉明等,有高血压者应控制血压。

根据急进性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适宜的。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等联合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病情好转,肾功能改善,少数病人的病理改变也有好转。

目前多主张用甲基强的松龙0。5~1g /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为一疗程。继之口服强的松40~80mg/d。间隔3~4天后重复1~2 个疗程。近年有报道用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每月1次,每次0。5~1g,连用6个月,并配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取得疗效者。

急性肾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去除病因,辅以适当的治疗,在儿童约85%~90%,在成人约60%~75%可完全恢复。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机会不多,但其预后在急性肾炎患者中最差。多数病例尿常规改变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患者急性期后临床表现消失,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中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可迁延1~2年才逐渐消失。少数病例病程迁延1~2年后逐渐康复,另有少数病人迁延发作转为慢性肾炎,个别病例急性期可发生严重合并症而死亡。近年来由于防治工作的改进,死亡率已降至1%~2%,甚或无死亡。

如果觉得《中医怎么辩证治疗急性肾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