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怎么治疗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5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钡剂灌肠对直肠息肉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疗直肠息肉,钡剂灌肠对直肠息肉有什么作用,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1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怎么治疗

大肠息肉系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大肠息肉的症状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

病因

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据研究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种族、饮食成分及结构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本病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为常见症状。

大肠腺瘤常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是在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时偶然发现。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是其多见症状,每次排便均见,并不与粪便混合,或在粪便表面;血色鲜红,量不多,夹有粘液,有时忽然大量出血;长时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位于直肠的较大腺瘤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肛门有下坠感,很低的腺瘤大便时可脱出肛外。在个别情况,结肠腺瘤有可能引起肠套叠、腹绞痛。

儿童型息肉以便血、腹泻、息肉脱出或腹痛、贫血等症多见,有时还可并发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其血便色泽鲜红,附于粪便表面,不相混杂,出血量一般不大,甚似内痔出血。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小息肉脱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诊断依据

(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①多有家族遗传史,青少年发病较多。

②可无症状,或出现腹痛、腹泻、血便或粘液血便、贫血、低蛋白血症、低血钾、肠梗阻等。

③结肠镜检查,息肉形态多样,球形、梨形或有分叶,单个或多个,多有蒂,表面光滑或有糜烂渗血,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④X线钡剂检查可见充盈缺损。

(2)结肠息肉:

①便血或粘液便。

②可有里急后重、便包、或排便次数增多等。

③X线钡剂灌肠可有充盈缺损。

④纤维肠镜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肿块。

⑤病理切片明确诊断。

(3)直肠息肉:

①大便带血,色鲜红、量不多,无自觉疼痛。排便时息肉可脱出,排便后还纳。偶可见粪便上有勾槽,多见于儿童。

②肛指检查可触及圆形、质软、有弹性、带蒂或无蒂之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肿物。

③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常可见肿物,并可采取活体组织明确诊断。

④X线钡剂灌肠,可确定息肉部位及数目,可助鉴别诊断。

结肠息肉、肛息肉、直肠息肉危害极大,请及时去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因为拖延恶化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2直肠息肉如何治疗

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大直肠息肉为最多,小直肠息肉比较少。那么直肠息肉怎么治疗?

直肠息肉怎么治疗?

1.对于盲肠结肠息肉患者,饮食上要求禁洒,禁辛辣刺激性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对于单发性息肉,行肠镜下切除术。

3.对于多发性息肉或息肉病,可行肠镜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术。

4.对于病变肠段息肉人多,以至无法进行肠镜下切除者,可考虑病变肠段手术切除治疗。

5.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定期随访,复查。

6.对于幼龄儿童的息肉,不宜选择肠段切除,因该病有自愈倾向,采用简便的套扎或烧灼疗法。

3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定义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50~70%。

直肠息肉是一种直肠核膜增生的赘生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患。治疗直肠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就给你介绍一种注射疗法治直肠息肉。

患者看病时,常诉大便有脓血或粘液,排便后可见带蒂的紫色圆珠状物脱出肛门外,这就是直肠息肉的表现。

直肠息肉大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而不应把肌肉、脂肪里的肌瘤引起粘膜表面隆起的也叫做息肉,避免误把肿瘤当作息肉。

直肠息肉注射疗法

适应证

儿童型无蒂息肉、乳头状息肉、腺瘤型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配合切除术或套扎术、结扎术。

禁忌证

直肠癌、家族性息肉、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炎性息肉。

4直肠息肉四大治疗方法

直肠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1、经肛门切除可从肛门内取出的息肉,用肛门镜或扩肛器扩开肛门,钳子夹住息肉,在基蒂部用丝线结扎,切除息肉。广基的息肉切除后,粘膜的创面要予以缝合。

2、开腹手术息肉位置高,无法用上述方法治疗,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开腹切开直肠前壁切除息肉。已恶变变的要按直肠恶变治疗。对多发的家族性息肉病,根据直肠内息肉的分布决定能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粘膜剥脱,经直肠浆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太等。

3、电灼切除在直肠镜可及的范围内,无法从肛门切除者,可经窥镜放圈套器套住蒂部予以电灼切除,广基的息肉电灼不安全。

4、其他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

专家提醒,及时治疗肛门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可有效的预防直肠息肉。

5直肠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适用于治疗肠道多发性息肉,可用以下方法:

(3)乌梅25 0g (去核,炒成炭),僵蚕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9g,每日3次。

(1)半枝莲30g,山豆根12g,诃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 ,黄芪30g,白术15g,水煎服。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泻加黄连5g,马齿苋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荆芥10g;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10g ,鸡内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边莲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 30 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炙甘草6g,干蟾皮粉(冲服)3g,水煎服。

如果觉得《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怎么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