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九在古代雅称

2023-07-15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①<数>九。

②<数>泛指多数或多次。《齐桓晋文之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九泉】⒈深渊。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指阴间。

【九天】⒈指天的中央和八方。⒉指天的最高处。⒊道家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九原】⒈山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为晋代卿大夫的墓地。⒉指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

【九州】⒈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具体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中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⒉泛指中国。

【九族】九代家族,即高祖、曾祖、祖、父、自身、子、子孙、曾孙、玄孙。《左传?桓公六年》注认为“九族”是外祖父、外祖母、从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以及自己的同族。

九在古代雅称

龙。

古代中国中的数字9即为龙。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 

我国民间对“九”也很偏爱,这表现在凡事用“九”作计量单位,“数九”便是一例,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此后,“九九歌”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2、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中多有体现,北京的恭王府原来是和珅的府邸,里面的走廊、窗棂等处的装饰都是蝙蝠,据说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谐音“福”,取福运长久之意。如再加一“福”,又是“万福”,而那一“福”,正是藏在假山里面的康熙御笔“福”字。 

3、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更是离不开“九”,他穿着九

如果觉得《九在古代雅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