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七宝饭的来历

2023-07-1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七宝饭是国内首个个性化的轻博容网站,从2011年九月上线以来,积聚了一部分高质量的用户。七宝饭网是一个全新的,倾向于音乐话题,视屏的高质量内容发布和传播的轻博客社区。轻博客是介于博客与微博之间的一种网络服务之上的话题啊。

七宝饭的来历

腊八粥源于佛教习俗的这一说法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所以腊八粥又叫“佛粥”。

《三宝感应要略录》中称“浴佛会”起于唐代,设在农历腊月初八。每当节日来临,佛门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民家亦以果子杂拌煮粥而食,供佛斋僧,又名七宝饭。八宝粥便是在七宝五味粥、七宝饭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据《清异录》记载,北宋初年开封城有名为“法王料斗”的民俗食物,据学者推断,“法王”是佛教里对佛的尊称,“法王料斗”可能就是腊八粥。《中天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燕都游览志》也记载:“是月(十二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员士庶作朱砂粥。”

古人的腊八粥的做法和现在不尽相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候的腊八粥配方是胡桃、松子、乳簟(蕈)、柿、栗。

《明宫史》记载,人们在腊月初八日之前将枣锤破浸泡在水中,到了初八日加入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

到了清代,不同地区的腊八粥从配料、熬制、食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杭州,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柿子、栗子来熬腊八粥在吉林,人们用杂米和枣、栗子、果仁煮粥在直隶永清县,腊八粥用五色豆米和枣、栗子煮成在江苏太仓州,人们将姜菜、杂果和豆米混合煮粥在陕西岐山县、咸宁县均煮肉糜,在延绥镇煮食果肉粥宁夏府的人“煮粥以豆、肉,曰腊八粥”。

清宫档案里,详细记载了北京雍和宫熬煮腊八粥所用的食材,包括小米、黄米、江米、豇豆、粳米、绿豆,这是皇家版的腊八粥。

千百年来腊月初八食用腊八粥的习俗被延续下来。清代人们将煮好的腊八粥馈赠邻里或是赠给那些贫苦的人顺天府人要赶在五更前食用腊八粥,相传是因为“食粥早则五谷收成亦早”。从食用腊八粥的民俗中,也体现出古人和睦邻里、救济贫弱、重视农业生产的观念。

如果觉得《七宝饭的来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