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想春游却骨病疼痛欲断魂(带上这份健康“锦囊”出发)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雪融春暖时

许多人都准备登高踏青

在享受大自然美景、锻炼身体之际

我们的身体却表示如果不注意,就会很“受伤”

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贴心的小编采访了我院的骨科专家

给大家整理了出行锦囊

一起来看看吧

每逢假日出行,很多人一上车就睡觉,头部和身体长期处于同一个姿势,甚至还直接对着空调。醒来之时已是几个小时之后了,你休息好了,而脖子和肩膀却累坏了……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原超介绍,正常人在久坐之后,人体的腰背肌或韧带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和颈椎的压力会明显增加,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还可以导致颈椎病;如果是长期维持弯腰含胸的姿势还会导致胸背疼痛。另外,久坐对于血液循环系统也会有不良的影响,易致血栓等血管疾病;直接对着空调吹,易受凉、头疼,甚至引起面瘫等疾病。

正确做法

1.坐车的时候尽量不要睡觉,不要让头部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如果不行的话可以带上专为坐车设计的靠枕,这样就能给颈肩部肌肉提供支撑。

2.除了及时站起来走动之外,也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少做“葛优躺”,臀部应该要接触到椅背,少跷二郎腿,大腿和躯干尽量成直角,肩膀自然下垂,可以多做勾脚提踵的动作,减轻久坐的伤害。

3.如果从户外回来,建议不要立刻开空调,可以等身体舒缓下来再开。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低,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出风口的正下方,也可以穿上外套或者披个薄薄的小毯子,给脖子、肩膀、后背等肌肉覆盖较少的区域保暖。穿上长裤(保护膝关节)、袜子(保护足部)也是比较推荐的保暖方式。

我国自古有清明登山祭祖的习俗。爬山,作为一项经典的运动方式,也被认为有益健康,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机能。然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魏合伟提醒,爬山对膝关节有一定的损害,要因人而异,不建议中老年人经常爬山,尤其是患有骨关节炎和痛风的患者。他还指出,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宜经常爬山,运动量过大,可能会加重循环障碍,从而产生相应并发症。

据魏合伟介绍,与平地行走相比,登山时人体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四至五倍,关节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摩擦应力增大,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磨损加重,几乎是无法恢复的。许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后,感到膝关节发胀、疼痛,甚至无法再登山,就是这个原因。痛风患者不适宜运动量大的爬山运动,因为大量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大量出汗也会影响尿液量,会抑制尿酸排泄。

正确做法

1.登山前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下肢的热身运动。充分进行热身运动,如压压腿、屈屈膝及活动脚踝等。刚开始要慢速,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步加快热身速度,但是不能过于剧烈,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2.选择适合的登山手杖。使用两支手杖行走或登山,会大大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来保护膝关节,同时扶住手杖的上臂部位还能分担腿部的负重,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同时得到锻炼,登山这项单纯的下肢运动就会变为四肢的整体运动,人体也得到了充分的协调锻炼。使用手杖来登山,还可以避免摔倒、使得登山更安全。

3.选择使用合适的护膝来保护膝关节,减少因下山时身体的重量对膝关节的冲击。最好选择中间开孔、膝盖上下横置拉力带的护膝,可有助减低膝盖不必要的旋转,舒缓痛楚和不适。

4.建议中老年人最好不要经常爬山,爬山、上下楼梯、蹲起站立等运动都不适合膝关节炎患者。要保护膝关节,最佳的运动是游泳、蹬车等。游泳和蹬车,不仅能起到运动锻炼的作用,又能强健膝关节周围韧带,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及协调性,从而不容易发生进一步的磨损病变。

清明时节雨纷纷,岭南地区的春季本就是个潮湿多雨的季节。这样的天气,关节炎更容易找上门、也更容易复发。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对于很多老人家来说最是煎熬,特别是关节炎患者,疼痛随着天气的变化如期而至。

岭南地区的春季,不仅雨多还有些闷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中心主任医师张庆文说,湿热本就是关节炎的病因之一,一方面容易出现新的关节炎,往往表现全身多关节疼痛,尤以膝、踝、肘、肩等大关节为主,局部可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一旦出现,切不可耽误病情,需及时到风湿专科或骨科就诊;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诊治的关节炎患者也容易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如果这时候选择出行,极易造成感染,需要做好预防。

正确做法

1.规律用药,定期复诊。随着近20年医学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关节炎有比较系统和成熟的认识,治疗也卓见成效,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接受规范的关节炎治疗。

2.合理锻炼。锻炼需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病情活动时以休息为主,不宜登山,在家可以简单短时间散步或在床上练习踢腿抬腿等运动;病情稳定根据季节、温度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最好选择相对有趣、有氧的运动,不宜过度。

3.出门戴好口罩,少凑热闹去人多的地方。注意寒冷、水冷潮湿的地方更是不能去,因为旅行中的剧烈运动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病情的发展。

周末适逢清明小长假,踏青赏花正当时,不少人纷纷整装外出纵情欢快。但急诊值班的骨科医生们总能遇上一些乐极生悲的踝关节扭伤患者,这几乎是骨科急诊接诊最多的病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罗毅文提醒,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因节日出行而致踝关节及其他关节扭伤患者,某些还因患者观念错误,处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的案例。因此,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外伤,正确认识及处理扭伤,对每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据罗毅文介绍,旅游途中不免有登高,上下台阶,或行走于不平的路面上,这均可引起踝部扭伤。伤后患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皮青紫或瘀斑,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等。若认识不当,求愈心切,某些患者往往会采取继续行走,热浴,或用力摩擦、搓揉等措施,结果适得其反,加重了病情。

正确做法

1.认真执行踝关节扭伤紧急处理措施——“RICE”原则。

Rest(休息):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

Ice(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 10-20 分钟,每天 3 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 48 小时内。

若途中遇有冷饮店,可立即购买冷饮用衣物包裹着患处冷敷,亦可用自带的矿泉水倒在毛巾上进行局部冷敷。如果回到旅店有冰箱条件的,可以用湿毛巾放置于冷冻室速冻后取出,放置于患处冷敷效果较好。

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

如果没有绷带,可以寻找替代物如围巾、毛巾、领带等纺织品进行包扎固定,还可以就地取材制作“临时夹板”,用长的树枝或板条,甚至是折叠的枕垫或毛毯,利用绳子或绷带将这些“临时夹板”包扎于患处固定伤处。

Elevation(抬高):将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2.行前准备很重要。在出行前,需要充分热身,应避免穿着皮鞋或高跟鞋,最好穿运动专用的鞋子,已经有脚踝旧疾者可使用护踝等防护装备,减少扭伤的几率。

3.及早医院确诊是保障。旅途中发生意外,因多数人没有医学知识,有些扭伤与骨折、骨裂难以区分,若伤后感到疼痛剧烈,受伤程度较重时,应尽早去医院确诊,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防止延误伤情。

如果觉得《想春游却骨病疼痛欲断魂(带上这份健康“锦囊”出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