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滋润过秋冬(只需要把它们喝进肚子里)

2023-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2018年的秋冬两季了,秋冬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每个地方的气候都有所差异,所以秋冬进补的原则和食谱也有所差别。

虽然时过立冬,岭南地区仍然早晚清凉、中午燥热,不宜大补,饮食上宜以凉润为主。我们知道,岭南地区的朋友比较喜欢用汤品养生,汤汤水水对秋冬滋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下面小编介绍岭南地区秋冬进补的4道汤品。

1、秋梨润肺汤

材料:

猪排骨250克,鲜石斛30克,雪梨1个,玉竹30克,陈皮1瓣,生姜3片,食盐适量。

做法:

雪梨去芯切块;猪排骨斩件焯水。

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50分钟,调味即可。

秋冬进补食谱点评:

《本草备要》载:“梨,甘微酸寒,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止渴解酒、利大小肠”。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故有“天然矿泉水”之称。“熟者滋五脏之阴”,吃熟水果既能避免瓜果寒湿,又能滋养脏腑。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玉竹,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润心肺;搭配陈皮、生姜,润燥之余不伤脾胃。整个汤膳滋润脏腑,能改善咽干口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适合长期吸烟、熬夜人群及大众秋季保健食用。

提醒:产后哺乳期妇女,容易腹泻者以及气虚、阳虚体质人群请勿过量食用。

2、新四君瘦肉水

材料:

猪瘦肉200克,党参20克,陈皮1小角,茯苓20克,炒薏苡仁15克,食盐适量。

做法:

猪瘦肉洗净切片。

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调味即可。

秋冬进补食谱点评:

四君子汤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这里用比较常见而更平和的党参来替代人参。因白术味道偏苦涩,药膳中多不使用白术,因而使用陈皮来替代白术运化脾胃。薏苡仁和茯苓的健脾祛湿,但薏苡仁偏凉,而邹女士本体偏虚,因此先把薏苡仁炒黄一下,会更加适合。几物相配,此作新四君。新四君瘦肉水相对于平常的瘦肉水,其健脾祛湿的效果更好,并且味道也很不错,实为体弱、脾胃气虚兼有湿之人的平补良方。

3、杞菊炖鲍鱼

材料:鲜鲍鱼3只,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生姜3~5片,食盐、胡椒粉末适量。

做法:

鲜鲍市场开壳(留壳),把嘴巴、食管和与之相连的内脏,一并剔除,再用牙刷沿裙边清净,去掉肉与壳之间的泥肠。

鲍鱼壳刷净,鲍鱼划块;生姜去皮拍碎;熟地、枸杞子、菊花洗净备用。

把所有食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慢炖90分钟,然后加入食盐、胡椒粉末调味即可。

秋冬进补食谱点评:

鲍鱼甘咸温,补肝肾,益精明目,开胃养营,止带浊崩淋,愈骨蒸劳极。壳入药,名石决明。

咸温补益的鲍鱼肉搭配质重沉降的鱼壳,滋阴补肾的熟地、枸杞,散头面风热的菊花,熬一锅上清虚火,下滋肝肾的养生料理。秋冬,自然之气以“潜藏”为主,老年人及平素养生无节的中青年人,易因“阳气不藏”出现血压波动,头部、双目及咽喉不适,该汤品能敛虚火,补肝肾,有助于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4、花胶莲子芡实燕麦羹

材料:干花胶1只,纯牛奶450毫升,干莲子50克,芡实50克,燕麦50克,冰糖适量。(如不习惯腥味,可予姜片或红枣调和)。

做法:

用冷水浸泡花胶24小时,每12小时换水一次;提前2小时冷水浸泡莲子,泡发后去莲心。

将上述材料放进炖盅,隔水文火炖2小时,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冰糖,融化即可。

秋冬进补食谱点评:

花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它的口感粘软,和牛奶相配,口感更滑,腥味稍有掩盖,同时增加了牛奶的香味。虽然花胶的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地变成人体自身的胶原蛋白,但并不代表花胶没有用处。花胶是血肉有情之品,归肝经、肾精,补肝肾,养血止血。肝肾亏虚表现出腰膝酸软无力、眩晕耳鸣、腿部抽搐等症状,都很适合吃花胶。加上润燥的牛奶,补脾固肾的莲子、芡实,以平和的润燥平补之品,以适合更广泛的人群食用。除此之外,添加了粗粮燕麦,让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提醒:痰湿体质或血糖偏高人士,应少食、慎食。

“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是中医养生要旨,具体到“秋冬养阴”,更是指人们需顺应自然之气向下的作用趋势以潜藏身体的阳气,达到养生的目的。

如果觉得《滋润过秋冬(只需要把它们喝进肚子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