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找到记忆规律 按不同年龄打通宝宝的“任督二脉”(养育聪明宝宝)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8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最近3岁的小宝把自己的可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妈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然后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也许就是前两天才发生的事情,对于他来讲,就是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啦。

他最爱做的动作是:忽然搂着我的脖子,对着我的脸亲了又亲,然后说:“妈妈,我怎么这么喜欢你呢?”把小宝宝的甜言蜜语说的自然而然,可怜见的,妈妈我,沉溺其中,毫无招架之力。

他的小得意是,偶尔和哥哥姐姐“打架”,居然没有被气哭或者打哭,自认为真的是自己了不起。

最让我瞠目结舌的是,他得意洋洋的在我面前说了一句:“妈妈,我NB吧!”自以为是表扬自己的话而洋洋自得,让我哭笑不得中追本溯源,果然离不开哥哥姐姐的信口开河!

……

小宝每天每天,从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就开始带个我各种惊喜,当然也包括惊吓。他用他的方式茁壮成长,我用我的方式用心陪护。

小宝最近开始颂背《三字经》,我寻找了最简单的版本。

说句老实话,老二和老大的待遇真的不一样。老大到小宝这个年龄,《木兰诗》《水调歌头》《将进酒》之类的古诗词,早已朗朗上口。

到了小宝这里,不是我不教,而是我们都进入到随性的状态,爱咋咋地吧!开心就好!

至于《三字经》,也不过是他偶感兴趣,我顺势而为罢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天加上6-12个字的速度,龟速前进。依旧是我不急,他不急,随性自然就好!说老实话,我发现我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佛性了。而小宝,应该算是受益至深吧!

如今小宝已经流畅的背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厚度,真的是水到渠成,毫不费力气。

其实宝宝的记忆是有规律而寻的。找到了规律,就能够打通宝宝的“任督二脉”,让他能够看似不费吹灰之力,达到自己记忆的巅峰。

【0-1岁:机械重复为主】

0-1岁的宝宝,有人认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屁孩儿,有人却认为是极具塑形阶段的小天使。

你怎么看,就会收获怎样的宝宝。这个阶段,真真是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宝宝的天花板。一点儿都不假。

其实,别看这个阶段的宝宝似乎只是无忧无虑的吃喝拉撒睡,但是他是有自己独特的记忆系统的。否则,为什么他见到妈妈就会笑的如此灿烂,看见奶瓶就会不自觉咽口水、吐口水,而看见陌生人就会出现恐惧嚎啕的表情?

只不过,对比于长期记忆来讲,宝宝现阶段的记忆时间比较短罢了。

但是即便是记忆时间短,也耐不过父母有心的反复刺激,达到记忆的目的哦1

1) 经常跟宝宝说话

妈妈要主动和宝宝说话交流,妈妈的声音信息就会反复储存到宝宝的脑子里。他也会慢慢学会通过对声音的回忆来辨别身边的亲人和陌生人。

另外,妈妈的声音永远是宝宝最为之安稳的向往,从自己还是胎宝宝时期就开始了。

2)跟宝宝做一些简单的训练游戏

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做早期训练。比如,可拿一个小玩具在宝宝面前停留一会儿,然后慢慢移动玩具使其宝宝视线消失。把这个动作重复几次,给宝宝重复输入玩具的印象,刺激其记忆。

还有很多父母有意识为宝宝准备的黑白卡、图片卡等,都能够有效的刺激到宝宝。

3)多带宝宝外出,开阔眼界

窝在家里,永远都是一方天地罢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馈赠。因此,带宝宝外出走走、看看才重要。记忆是建立在丰富的认知经验上的,宝宝不断地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多方面接触事物,认识事物,由此也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2岁,形象记忆为主】

形象记忆是宝宝初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了。

比如妈妈可指着大象的图片,告诉他“这是大象”,同时带他去动物园里见到大象本尊,宝宝就会把“大象”的概念和这个形象联系起来输入脑海里。

随后,妈妈不妨多利用实物、绘本以及生活中的所见,让宝宝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自己正在学习的东西,那么整个记忆过程就会变得高效而愉快了。

1)适当的肢体语言

在记忆的学习中,有时候肢体语言要胜过图片和实物。

比如手指操的操作,和一些自然而然的肢体动作。在小宝《三字经》的背诵中,我就把一些他非常容易遗忘的地方,配套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当他忘记时,看到我的表演或者他自己的表演,就自然而然的顺了下来。

其实,肢体语言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方式,妈妈不要觉得很为难。就像我们教宝宝认小白兔,就会很自然的把手指竖在头顶上模仿兔子的耳朵,让宝宝一边做动作一边记忆“小白兔”。所以,形象化,具体化才是肢体语言的本质。

2)调整好宝宝记忆时的情绪

古人说,食不言寝不语。随着《陈情令》的风靡,姑苏蓝家大白菜将其发扬的淋漓尽致。其实我们的老祖宗真的是育儿天才,仅仅是一个“七不责”,已经让我在育儿的路上受益非情。

所谓“七不责”:即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父母做到不易,但是做得到绝对受益匪浅。

其实对于宝宝的记忆来讲,记忆效果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在宝宝心情的愉快时,记忆效果就会比较好。反之,如果当时情绪低落、厌烦,则可能什么都记不住。

所以,在教宝宝知识时,最好先确认宝宝吃饱睡醒、心情平静而愉快,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岁,尝试理解记忆】

前两天,我们吃午饭的时候,小宝一边吃着米饭,一边喃喃说自己就喜欢吃白米饭,不喜欢配菜吃。我忽然就想起《三字经》中,他正在背诵的“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于是,就开开心心的给他解释,“稻”,就是白米饭哦!

小宝一下子对于似乎很机械记忆的《三字经》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三字经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对它更有兴趣了。

最近我就开始有意识的给他讲三字经里的故事,让他尽量从机械记忆过渡到理解记忆。这样他的记忆能力就会变得有趣的多,当然也长久的多。

1)帮宝宝树立记忆的自信心

信心对于所有人来讲都非常的重要,没有了自信,就没有了立足之本。

而自信源自于哪里?对于小宝宝来讲,自信就源自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被肯定。

就像我家小宝,常常会很自信的说:“我画画很好的!”就是因为我屡次对于他的“画”,从他开始愿意拿笔起,哪怕就是一个线条,一个无法连接在一起的圆圈,一条弯弯曲曲歪歪扭扭的线条,我都会由衷地认为他画的很好。

所以,他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喜欢画画,而且画的很好。

对于宝宝的记忆来讲,就应该这样的反复刺激,给他正能量的提示和暗示。而不是总训斥宝宝说“你怎么老记不住?又怎么忘了?你记错了”一类的话,是很容易打击宝宝对记忆的自信的。在某种程度也给宝宝一个“我记不住”的反面心理暗示。

2)把宝宝的记忆与现实生活连接在一起

记忆也需要经常训练的。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宝宝安排一些需要记忆的游戏或任务。

比如需要宝宝帮忙,寻找回家的路;寻找需要的东西等等,宝宝就会乐此不疲。我家小宝在2岁多的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就是从小公园回到院子里后,那个“失忆”的我,但他一步一步的拉着我的手,把我从院子门口引导我们的楼栋,我们的楼层,甚至耐心的告诉我,这是一楼、二楼……他简直太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啦!

不过从那时起,和他外出,他都有一丝隐隐的不安,大概是怕我迷路找不到家吧!所以但凡做公共交通,他也会不厌其烦的问我:“妈妈,我们坐的对不对?我们要去哪里?”

另外,就是把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形象化,也能够加深宝宝的记忆。比如,数字1就是小木棍,2像小鸭子……说得多了,他自然而然就认识了,根本不需要特别的去教。

【3-6岁,博闻强记,强化记忆】

3-6岁的宝宝,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会创造多少奇迹给你!在不经意间,宝宝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足以让家长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他会忽然开始变得善谈,把一天甚至前一天、前一周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滔滔不绝的告诉你,也会在父母想不到的时候,忽然显示出自己的某项特长……

就像现在,我常常会在小宝的“哄睡”中真的睡着。他是那么的细心,用他的小手轻轻的拍着我,嘴巴里喃喃的给我讲故事,然后还能够给我压压被子,最后还会搂着我……这么暖的举动,让我在感慨之余,迷迷糊糊的进入黑甜梦乡。

而最让我震惊的是,他给我讲的故事。有他白日里看的动画片,有我曾经给他讲过的故事,甚至还有我信口开河东拼西凑来得睡前童谣,他都可以朗朗上口的讲给我听。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博闻强记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期。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故事、大量的语言交流,都可以放在这个时期。

你永远不会对一个3-6岁的孩子说“闷”,只要你找到他的HI点,他可以和你巴拉巴拉说到天荒地老!

不过这个时期,一定要让宝宝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力。

同时让孩子多动手,通过手脑协调来加强他的记忆能力;通过问问题,强化孩子的记忆力;让孩子尝试回忆,通过回忆来刺激孩子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虽然会受先天因素影响,但决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好的记忆力的潜能。

幼儿阶段孩子的记忆受情绪影响很大,一个人的注意力水平是影响记忆力的重要因素,家长要尽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愿地去记。

其次,根据孩子形象记忆占主导的特点,尽量运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帮助孩子增强记忆。

再有,幼儿记忆保留时间短,要他们记住某种内容就要不断重复。

生活即教育,爸爸妈妈无须刻意为孩子制定专门记忆力训练,只需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如让宝宝完成"一日生活回忆法",就是在一天内或几天后让宝宝回忆玩了什么、吃了什么、跟谁在一起玩,来培养宝宝的记忆习惯;或者在带孩子去公园玩的时候,可以通过公园里的动物、植物将相关的理论或故事告诉孩子,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和激发孩子的兴趣来帮助他记忆。

还有,在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对的记忆的表达能力,要经常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所记忆的事物。

如果觉得《找到记忆规律 按不同年龄打通宝宝的“任督二脉”(养育聪明宝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