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大蒜 洋葱生吃或熟食(对血液稀释有什么影响)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提到大蒜,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驱散吸血鬼……但其实大蒜具有非常实用的功能——血液稀释!而洋葱也有类似效果。那么问题来了,烹调方式会改变大蒜或洋葱的活性吗?

随着年纪越大,我们的动脉会变僵硬。

在我以前发表过的视频《使用大蒜和洋葱抑制血小板活化》中,你可以看到下图图表,显示出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僵硬程度的测量结果(主动脉就是从心脏流出的主要动脉)。

“随着主动脉变僵硬,它会导致一系列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使大脑和肾脏暴露于更大的压力波动,而这又可能会增加中风和肾功能受损的风险。

然而,那些每天食用大蒜的人——实际上,只要不到四分之一茶匙的大蒜粉——主动脉的僵硬度似乎较低。

这么神奇?!

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大蒜似乎可以改善动脉内层的功能,有助于动脉放松。

然而大蒜对抗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机制还不只这样,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抗血栓、凝块破坏、抗氧化,还有降血压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最新的综述表明,长期摄入大蒜可能使坏胆固醇水平下降约10%,并且由于大蒜具有血液稀释效果,美国麻醉学会还建议人们在非急需手术前一周要停止大蒜的摄入。

或者,如果想吃大蒜又不希望有血液稀释效果,怎么办?根据推测,我们也是可以把大蒜的这类活性给“煮到死”。

无论是大蒜和洋葱,抗血小板活性都会随着烹饪而丧失。这是因为它们的热稳定性不佳,不像番茄种子周围浓缩的黄色液体里头的抗凝固组分。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比较血小板抑制功能时,大蒜的效用比洋葱大约高13倍,而吃生大蒜似乎比熟食更好。

这表明“如果生吃而不是熟食,大蒜和洋葱的血液抑制剂[凝血]效果可能更好。”

所以说,在手术前煮大蒜可能是好事,但是其他时候,要是我们想试图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动,来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该怎么做呢?

“由于大蒜和洋葱等香料通常煮熟了才吃,它们对心血管疾病是否还具有预防功效,令人怀疑。”

但是,我们总可以在沙拉里加点生洋葱吧?或者在沙拉酱、蘸酱、罗勒酱中加点生大蒜?

还有一个好办法——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大蒜切碎,等个十分钟,然后再煮。

研究人员证明了生大蒜的血小板抑制能力。如果你只煮几分钟,它还有效;但烹饪约五分钟后,好处就完全没了。

但是,如果你预先把大蒜切碎并放一边等着,其中的一些抗血小板活性就还会保留久一点。

这是因为制造抗血小板化合物的酶在切碎大蒜的过程中被激活,但这类化合物的产生速度却赶不上被热破坏的速度。

所以,通过预先切碎大蒜,并让酶在烹饪前发挥一下魔力,就可以延迟功能的丧失。

然而,更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可以在煮熟的大蒜中加一点生蒜汁,这样就能把“没加生蒜汁之前丧失殆尽的抗血小板活性全部补回来”。

好吧,那么洋葱又是什么情况呢?

当我们煮洋葱的时候,抗血小板活性也会同样在10分钟内被废除,但随后怪事就发生了——烹饪20或30分钟后,对血小板的影响发生逆转,似乎更糟糕了!

我们可以看到显着的促血小板活化效应,“表明了完全煮熟的洋葱可能会刺激,而不是抑制”血小板。

不过先别担心!还好那只是在试管中。

好消息是,可以从下图看到,在人体进行测试时,即使将洋葱先扔进沸水中、煎个10分钟,然后再炖煮30分钟,在喝洋葱汤之后一到三个小时内,血小板活性还是下降了哦。

如果觉得《大蒜 洋葱生吃或熟食(对血液稀释有什么影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