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舌尖上的中药—桂花

2023-07-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舌尖上的中药—桂花

桂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桂花又名木犀,九里香,天香。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每逢八月中秋桂花就开满天地之间,香气四溢,令人神清气爽。其价值涉及人文、历史、传说、园林、艺术、诗歌、中药、食用等等多个方面,深入我们的骨髓,侵入我们的灵魂。桂花代表着高洁,因为肃杀之时香气四溢,故为忠贞之士的象征,“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桂花代表着思乡与团圆,中秋佳节正是桂花盛开时,阖家欢乐共赏桂花是多少游子的心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当然桂花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意象之中,他也存在于我们的药食之用,舌尖之上。

桂花入药早就记载于我国古籍上,

① 《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辛甘苦,气温,无毒。"

【功效与作用】 化痰,散瘀。治痰饮嘲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

①《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② 《国药的药理学》:"治口臭及视觉不明。"

③ 《陆川本草》:"治痰饮喘咳。"

现在中药学的表述其功效为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其实桂花的根和果也可以入药。其果辛、甘,温、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其根甘、微涩,平。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当然要数桂花入药最多,且入食最美。

舌尖上的桂花

1、 桂花糕

桂花糕是一种清甜香酥的糕点,其历史悠久,我国古已有之。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读过其制作方法:“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米粉饮作糕。大比岁士友咸作铗子相馈取‘广寒高甲' 之谶。桂花糕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并且拥有美丽的历史传说,更增添了桂花糕的历史价值。它系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窖存3年后,取出,配制健脾化气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然后拌入炒爆、磨细、蒸熟、筛细的糯米粉中,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气给以湿润,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点。其功效为:1.抗菌2.利肠通便3.清肺化痰。

2、 桂花茶

源自明顾元庆的《茶谱》。“木樨花须去其枝蔓,及尘垢虫蚁。用瓷罐一层茶,一层,投间至满。纸箬絷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木樨花就是桂花,其做茶则自历史悠久,早在唐宋年间,其就作为官妃御女的食物内服,使人产生香味的方法,被称为"香身"。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功效。

3、 桂花酒

据汉王逸《楚辞章句》中说,桂花酒非常容易制作,“桂酒,切桂于酒中也”。桂花来历神秘,桂花酒据传为神仙饮用,可延年益寿,晋葛洪在《神仙传》中说“陆通尝饵黄桂之酒”。桂花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我国传统医学中有花疗的理论实践,桂花酒便是典型实例。而且桂花酒尤其适合女士饮用,故此被誉为“妇女幸福酒”。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多次写到桂花。作为观赏花卉,在第五回和三十七回都曾写到。宝玉又去开了“副册”的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秋纹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作为食品或药物,在三十四回中也曾经写过,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犀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 这里的“木犀清露”就是桂花蒸馏的香液,中医认为其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作用。在清朝,“木犀清露”和“玫瑰清露”都是江南贡品,所以王夫人说“那是进上的”。

自我制作桂花酒

主料:桂花

辅料:崇明老白酒、枸杞子

调料:冰糖自制桂花酒

做法:

1、新鲜桂花筛去杂质。

2、把梗从筛眼里筛出来。

3、摘掉梗。

4、把厨房纸打湿,轻轻地擦去桂花上的尘土。

5、装入容器中,加少许糖腌渍几小时。

6、准备冰糖和枸杞子。

7、用干净的白纸做成椎形小漏斗,把枸杞子和桂花装入酒瓶内,再放入冰糖。

8、封好瓶口,等待发酵。

吴刚是东方的普罗米修斯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方便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信。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吴刚、嫦娥相隔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吴刚相会去了。

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如果您喜欢历史与文化,请您关注谭论古今,会带给您更多有趣的历史文化,让历史与现实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您在下边留言交流与讨论!

如果觉得《舌尖上的中药—桂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