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文化养老有利于心理健康

2023-07-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来源: |文化养老 ID:ELDERLY-CHINESE」

谈到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重要性,韩布新研究员认为,无论从个人角度来说,还是从家庭、社会角度来讲,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从个人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是全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一个抓手,这个抓手既负责心身互动,也跟躯体健康互动,更和我们个人的生命意义、生命状态相关联,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个重要性也体现在家庭层面。

在心理健康方面,如果老年人的心理处于异常状态,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会增加高龄老人照护难度。除了个人和家庭,还存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一般来讲,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或自我感觉很好,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也会随增龄增加,若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总之,心理健康很重要,它对老年人的自我接纳、心理平衡、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都是广泛的。”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情绪控制能力下降。“从毕生发展观的角度来讲,虽然一个人岁数越大,其可塑性越小,但还有一定可塑性。心理学家把认知能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晶态智力保持不变,液态智力则随着增龄慢慢下降。老年人的情绪,尤其是高龄老人,随着额叶和海马功能的衰退,其情绪控制能力也在下降。这是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在增长。从毕生发展观来看,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都在增加。大数据显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由于躯体健康下降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和生活可控性,因此其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指数也不断下降。即便如此,我们周围其实也有很多能够践行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典型事例,最好的典型就是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其一,心态好,不记事或能扛事。因为他们人生已过百年,历经种种挫折和创伤后,养成了知足常乐这种好心态。

其二,爱劳动,身体勤快。在各地长寿之乡 90 多岁老头儿、老太太下地干活是常事,即使在家中也闲不住。

其三,性格好,关系融洽,心地善良。他们的家庭、邻里关系相处得很好,热心且善良。江苏省曾专门做过一个百岁老人调查报告,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长寿有很重要的关系,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如躯体健康、爱劳动、邻里关系融洽等,都是长寿老人共同特点。

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人到老年维护、促进心理健康的最好办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剑,诗酒花茶拳”,若在年轻时就建立其中的某种爱好,并在青年、中年时通过长期学习、实践成为行家或专家,那么老年生活就有了乐趣,成为心灵有效寄托。

培养尽责心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对此,韩布新研究员深有体会,第一个就是童年尽责心。尽责心是大五人格的一个维度,就是做事情尽心尽责,需要从小培养。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我从小就做家务。妈妈每半年给我们分配一次家务活,所有家务活我都干过。只要是指派给我的任务,我从小就愿意尽心尽力地把它干好。这种从小养成的尽心尽力、本分尽责的好习惯,至今都很受益。自小养成做事尽心尽责的好习惯,有利于心理健康,更利于老年期长寿。”

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谈到这一点,韩布新研究员给大家分享他的个人实践,如写诗词、练书法、篆刻等。他认为,篆刻是个训练注意力最好的有效方法。“诗词可以让我们解决认知失调问题。例如,苏轼所有的诗词都体现他人生的逆境以及在逆境中如何整合内在精神力量和实现认知重评。这种自我疗愈是一种最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我自己也经常这样做。

中国诗词的美,除了对仗、意境等形式美以外,最核心的是其内容美。这个内容美体现在我们跨越千百年后再看到这些诗词,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那种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失去中有所得到的情感。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困境、逆境甚至绝境,我们同样也需要这份正能量,让我们有充足的精神力量去抵抗负面的人或事,直面人生困境,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除了上述篆刻和诗词,韩布新研究员还提倡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运动方式来维护心理健康。“尤其是八段锦,当集中注意力练上十几分钟后,这八个动作可使身体气血畅通,令人神清气爽。对于老年人来讲,八段锦这种容易上手又行之有效的运动方式最值得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转载仅供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小编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如果觉得《文化养老有利于心理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