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今日大暑|老鸭胜补药 荔枝赛人参(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光在黄经120°,正是气候最炎热的时候。为了“消暑”,全国各地侨乡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民俗”,比如“大暑”老鸭胜补药、大暑吃荔枝营养价值堪比人参……这是为什么呢?

民众正在水中享受清凉。杨孝永 摄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公历7月22—24日交节。与小暑相比,大暑更加炎热,由于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所以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古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描述大暑:“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他们通常把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萤火虫又叫“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出梅后浙江各地迎来高温。张煜欢 摄

侨乡:奇特的消暑方法

围绕大暑热的特点,侨乡有很多有意思的“食”俗来“消暑”。

大暑吃荔枝,如同嚼人参?

侨乡福建莆田是有名的“荔城”,在大暑当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家家户户将大量的荔枝浸在冰水里,等一家人聚齐再吃。而且,亲友之间经常把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荔枝又属于热性食物,莆田民间为何一直流传有这个习俗呢?

原来梅雨季过后不久就是大暑,此时天气虽然炎热,但暑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吃荔枝则能驱除暑、湿气,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资料图:荔枝

同时,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因此,莆田人常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大暑”老鸭胜补药?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在广东,喝老鸭汤是他们盛夏养生的方式之一,民间也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为什么鸭汤有如此功效?据《名医别录》记载,鸭肉味甘,性寒凉,属于滋补上品,有清热、养阴、补虚的功效。三伏天很多人口干舌燥,鸭汤确实是适合暑天食用的一道靓汤。

浙江侨乡青田在大暑时有制作、食用荷叶叫花鸡的习俗;山东不少地区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台湾在大暑时吃凤梨,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海南民间也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清凉祛湿……

大暑如何养生

炎炎夏日,也是人们身体最容易受湿热之邪的时候,所以大暑的养生极为重要。

首先,起居规律。三伏养生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伤阳。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其次,适当运动。此时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可在树荫或通风凉爽处进行,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体育运动,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

资料图:全民运动。

最后,防止“精神中暑”。炎热的天气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安定神志、调养心气。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等。

编辑:于淇

什么是峇峇娘惹?

近期“扎堆”火星探测为哪般?

今日入伏 | 愿你安然度夏!

如果觉得《今日大暑|老鸭胜补药 荔枝赛人参(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