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些你以为的“养胃”方法(其实是在“伤胃”)

2023-07-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常常饮食不规律、抽烟喝酒、熬夜等,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有肠胃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30~50岁的人群胃病发病率高达70%。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决定寿命的关键。

胃提前衰老,除了导致各种胃病之外,还会因为营养吸收不足而影响其它器官,让身体也提前衰老!

“胃气”就是“生气”

大家都知道,再重的病,只要能吃饭,就不会加重;再轻的病,如不能吃饭了,那也会严重!所以中医常说:“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份生命”。

《景岳全书》中也记载:“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所以说,脾胃好,脏腑便可得到滋养,你的身体就会硬朗;脾胃不好,小病小灾的也就不离身了。

养胃不对,努力白费

很多人养胃时就关注两个字“暖”和“软”,认为有胃病就该吃温暖的、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热食后反而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您没有分清寒热!

1

胃寒需暖

中医看胃病,大约90%都是胃寒。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胃中无火,就无法腐熟食物。因此就会出现胃脘冷痛、腹泻、胃口差、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状。

长此以往,寒气会不断损伤胃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不但容易导致胃病频发,还可能因此造成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解决方法:温补心阳

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大家可以在煲汤或做菜时加一些温补心阳的药食同源的配料,如肉桂、干姜等,以助胃生火。

此外,还可以通过喝热水、吃热食以及合理的室外运动来增强胃动力。

2

胃热需凉

胃火不足会出现胃寒,胃火过亢则会出现胃热。胃热的患者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俗话称为“慌饭”,中医称为“消谷善饥”。

胃热是炎症的催化剂,急性酒精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习惯性便秘等患者多有胃热。

长期胃热不消、炎症频发,对胃黏膜损害很大,有机率诱发粘膜上皮细胞癌变。

解决方法:清热下火

对于胃热刚起的患者来说,适当吃凉性的药食材可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薄荷、金银花、菊花、薏仁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给大家推荐一个清胃火的小食疗方——皮蛋拌豆腐。

做法:2个皮蛋、4两嫩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这样坚持一周,就能好得差不多了!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商超购买有检验合格标志的无铅皮蛋,高血压患者则慎食皮蛋。

对于胃火长期过重者来说,久而久之必然会伤身。多会出现口渴、感觉饥饿又吃不下的症状,有时伴有轻微咳嗽、虚汗多、便秘、腹胀等症状。

解决办法:滋养胃阴

可以尝试使用石斛、玉竹、芦根、乌梅等食材养阴生津。

自查胃热胃寒

如果您不能判断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赶快收藏下面这个表格:

如果您发现上面的两种情况都与您不符,那也不用担心。因为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这么单一,除了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患者,很多人都会表现为寒热错杂的情况。

对于这种类型的胃病患者,最好到正规中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好肠胃还得靠吃

众所周知,吃暖、吃软的养胃法并非适合所有胃病患者。熟悉中医朋友也知道,治疗胃病万万不可千人一方。所以说,这里说的吃,不是强调要“吃什么”,而是告诉大家要“怎么吃”!

早餐原则

①每天规律地吃早餐。

②吃热的食物才能保护“胃气”。

③除了吃“稀点”以外,还应搭配一定量的“干点”。

④不宜过多食用肉类或太油腻的食物,以免给胃肠增加负担。

午餐原则

①选用无刺激性、含低纤维质、易于消化且具有足够营养的饮食。

②进餐时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③不要过多食用麸皮、水果皮及种子、豆类外皮、蔬菜中粗组织等,这些容易使胃肠受损,一些动物的筋和胶也不易消化。

④烹调方法以蒸、煮、炖为主,比较容易消化。

⑤尽可能广泛地选择各种食物,以获得各类营养素。

晚餐原则

①饭前半小时先喝60~100毫升温开水,有助于消化。胃酸多的人可以稀释胃酸,胃酸少的人能刺激分泌增加。

②细嚼慢咽,刺激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③吃七分饱。

④心情愉悦。不良情绪、心理因素会影响胃液正常分泌。

⑤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胃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动动手脚胃就好

其实,养胃并不难,动动手、动脚趾就能办到,您还不看看~

1

动动手

①吃饭前,先摩拳。就是先把左手握成拳头状,用拳面顶住右手的内关穴,左右旋转摩擦来刺激这个穴位。

②然后双手掌相互摩擦至发热为止,这个动作是为了激发手心的劳宫穴。

③最后十指交叉,手腕相叩,从而刺激到大陵穴。

这三个动作可以帮助心火提升、助胃消化,尤其适合胃寒的患者。

2

动脚趾

活动脚趾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每天抽出10~20分钟,做2~3次。长期坚持下去,胃肠的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来源 / 南京卫生12320

编辑 / 孙超慧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

如果觉得《这些你以为的“养胃”方法(其实是在“伤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