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暑饮馔:不爱吃瓜的诗人不是一名合格的群众

2023-07-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夏天盛暑难耐,又是一个疯狂吃瓜的季节。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上,突然冒出了一个名为吃瓜群众的神秘组织。平时来无影去无踪,只有在重大热点事件中才能看到他们搬着小板凳坐着吃瓜的忙碌身影,好不热闹纷繁。

当然吃瓜群众们还是很挑的,不是谁的瓜都爱吃。他们最喜欢吃的便是各路明星名人的瓜。

但是有一种瓜,是所有人每年都会吃的——夏天的西瓜。

到了夏天,无论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都不会错过历史上唯一传承千年仍被广泛普及的消暑神器——西瓜。

曾经有一位不知道是谁的群众说过:没有西瓜的夏天,是没有灵魂的。

于是乎,夏天就成为了一个疯狂的全民吃瓜季。

不光是现代人爱吃瓜,古人更是早就爱上了吃瓜。有学者考证,西瓜一名最早见于五代胡峤的笔记。

相传胡峤原本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朝的一个县官。本来日子也可以过得安稳。但无奈国运将尽岂是个人所能左右的?

当时北方有一个凶悍的民族叫作契丹。契丹人四年内三次南下攻打后晋致使后晋亡国,好多人成为了契丹的俘虏被带往契丹,胡峤自然也是这俘虏中的一员。

在契丹被俘七年后,终于等来了回家的机会。于是他专门写了一本契丹回忆录,记载自己被俘的日常。

在他的回忆录中,第一次提到了西瓜。

当然契丹的瓜也不是自己家原本就有的,而是攻破了回鹘(维吾尔族的祖先)后得到的种子,然后拿回自己的国家,以牛粪培育而成。

那回鹘的瓜又是从哪来呢?

有学者考证西瓜最早源于埃及,后来从埃及传到了古时的波斯,又从波斯传到了回鹘...

因此有“种出西域”的说法,所以此瓜便被称为“西瓜”。

但无论如何,西瓜传入中国后,便很快成为了历代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夏日水果top1。

古人对西瓜的喜爱程度有多深呢?我们来看看史上最爱吃瓜的诗人是怎么说的。

话说吃瓜群众从五代时期西瓜传入中国后开始大量出现,尤其在吃喝玩乐水平极高的宋朝更是全民扩散,西瓜因此更是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欢。

有一位叫作范成大的诗人就曾写过一首《西瓜园》来表达自己对西瓜的喜爱之情: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这西瓜咋这么好吃呢?我要天天都做吃瓜群众!

文天祥也颇爱吃瓜,吃的高兴了也要为西瓜附诗一首: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文天祥:想吃西瓜吗?啥也别说了来拔刀吧!

看到没有?不会作诗都不好意思吃瓜了。对于吃个瓜只会发表:哇哇哇,真好吃!真痛快!太爽啦~这样如此苍白感言的尔雅,分分钟被“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这样的诗句虐成渣渣。

人们熟知的才子纪晓岚也曾留下诗句盛赞西瓜是“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瞧瞧,还是纪大烟袋的文采了得。

明朝诗人瞿佑则以“青门绿玉房”一句,为西瓜留下了史上最美别称。

清初词人陈维崧也不甘示弱,以一首优美的“吃瓜词”发明了最唯美的吃瓜方式:

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古人用他们的才华证明了一个真理,不爱吃瓜的诗人不是一名合格的群众。

作为一名合格的群众,诗可以不会写,但是瓜是绝对不能不吃的。

小暑这么热的天,让我们一起来愉快的吃瓜吧。

文作者:尔雅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尔雅慢生活公众号:eryanewlife

如果觉得《小暑饮馔:不爱吃瓜的诗人不是一名合格的群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